甜(辣)椒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浏览次数:345
    病毒病是甜(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发病早的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形成“小老头”状;发病迟的形成花叶、花脸果,影响光合作用及其商品性,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难题,屯留县经过3年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一、症状:

    主要症状有花叶、畸形和丛簇、条斑坏死等3种。花叶:病叶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易脆裂,或产生褐色坏死斑。叶片畸形和丛簇在初发时心叶叶脉褪绿,逐渐形成浓淡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变厚,并产生大片黄褐色坏死斑。叶缘上卷,幼叶狭窄如线状,病株明显矮化,上部叶丛簇状。果实染病,花脸般浓淡相间,形成褐色坏死斑,病情沿叶柄扩展到枝、主茎及生长点,出现系统坏死性条斑,植株明显矮化,造成落叶、落花、落果。

    1、病原:

    甜(辣)椒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A)、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导致系统花叶、畸形、簇生、蕨叶,叶片出现坏死斑及条斑等。烟草花叶病毒主要是前期为害,常引起急性坏死斑或叶脉坏死及顶端坏死。

    三、发生特点:

    病毒病主要是昆虫传毒与接触传毒两种方式。昆虫传毒媒介有蚜虫、蓟马、飞虱等,传播的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传毒昆虫从周围杂草吸取有毒汁液而带毒在甜(辣)椒上刺吸传毒。接触侵染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借分苗、整枝、管理等农事活动的接触、磨擦传播。连作、地势低洼、缺肥、缺水、作物长势弱和高温,均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中椒4号、湘研16号、超级绿霸16号、并丰207、农研16-2等,都比较抗病、耐病。

    2、农业管理措施:(1)轮作倒茬。可有效降低侵染机会。(2)与高秆作物间作。如间作玉米可遮阴降温、降低病毒病、疫病、日灼病等发病率。(3)清洁田园,秋深耕。病果病叶不要随便丢弃,要带出田外,焚烧或掩埋。秋耕深度在15厘米以上,将病残体翻入土内。

    3、培育壮苗:①晒种。在日光下晒种2~3天,将种子表皮的病菌除去;②浸种。将晒好的种子放入一容器中,加入25℃的热水,浸泡3~4小时;③温汤浸种。再用一个容器,将浸过种的种子放入,先放冷水,再加入25℃的热水,温度升致55℃达半小时,然后自然降温;④药剂处理。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然后清水淘净;⑤催芽。干种子播种,20多天才能出苗,催芽后7~8天就可出苗;⑥苗床土壤处理。播种前,在苗床上,每平方米用9克多菌灵掺入5公斤土内。毒土下铺上盖,这时的苗床温度要控制在25℃~30℃。覆土要注意:太厚,则出苗弱;太薄,则带帽出土。要掌握在1厘米的厚度。出土后,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当2个枝叶出来后,生长点开始生长,这个时期叫破心期,也是最脆弱的时候,易得猝倒病,应用普力克或克露喷1~2次。

    4、确定定植期:青椒既是喜温作物,但又怕高热,因此要适时定植,早了易出现老苗;迟了,封不了垄,造成地温高,根系受到伤害,水分上不来,易得病。定植以后,要快缓早发,需喷一次生长调节剂,喷与不喷,生育期差10天左右。

    5、合理浇水:青椒喜水又怕水,水浇的多了,根系滞吸,衰弱,因此要小水勤浇,地要整平,渠系配套。

    6、合理施肥:提倡平衡施肥,青椒需肥的比例是:N∶P∶K=1∶0.5∶1.2~1.4,后期一定要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逆力。

    7、物理防治:用防虫网防传毒媒介如蚜虫、飞虱等,能大大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

    8、化学防治:所用的药剂有:①盐酸吗淋呱乙酮,商品名:病毒A、毒克星、病毒先丰,病毒速克;②菇类蛋白多糖,商品名:菌毒宁、抗丰素、抗毒丰、抗丰剂1号、病毒黑杀手;③植病灵。在病害较轻的情况下,可任选一种进行喷施;如果发生较重,占到20%~30%,就必须三种药同时混合起来喷施,要达到“淋洗”,三天一次,连喷三次。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