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 修改/删除信息 | 帮助 |
您好,欢迎来到民发发农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蔬菜种植 » 黄瓜种植技术 » 保护地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正文

保护地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310
    一、苗期猝倒病

    1.田间症状

    若幼胚发病,则胚芽和子叶腐烂而死。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产生水浸状浅黄褐色的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茎基部溢缩如线状倒伏而死。

    2.发病条件

    高湿低温有利于发病,温度在15~16℃、相对湿度在60%~70%易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提高温度。②提前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拔除病苗,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苗期立枯病

    1.田间症状

    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随病情加重,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发病部位溢缩如线。严重时整株青枯站立死亡。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发病,温度在13~43℃均可发病,所以湿度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稍降温度。②及早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发现病苗及早拔除,其余用药剂喷防。可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三、苗期沤根病

    1.田间症状

    根部受害,根表皮锈褐色,地上部表现为生长不良,长期不发新叶,发病幼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但发病部位溢缩,病情较重时整株死亡。

    2.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诱因,苗床长期处于12℃以下的低温,低洼积水,容易发病。

    3.防治措施

    在晴天的上午或者下午放风,可以降低湿度。苗床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

    四、苗期根腐病

    1.田间症状

    根茎部水浸状病斑,使发病部位变细如蜂腰状,维管束变色,但不向上发展,发病严重时发病部位的表皮脱落,只剩下丝状的维管束。

    2.防治措施

    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可用绿亨1号5000倍液或杀毒矾1500倍液喷雾。

    五、苗期灰霉病

    1.田间症状

    病菌多从幼苗的子叶、下部真叶或衰老的叶片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腐烂,表面生有灰霉。真叶病斑多呈“V”字形,有轮纹,后期产生灰霉,幼茎多从叶柄基部或有水滴的部位开始发病,呈不规则的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易倒伏,最后产生灰色霉层。

    2.发病条件

    主要经气流、浇水和农事作业传播。当苗房温度在2~3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幼苗即可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最易发病。

    3.防治措施

    ①搞好苗房的卫生及严格作好苗床土壤的消毒处理。②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带出棚外,并且喷药保护健康苗。③及时提高苗房的温度,降低湿度。④发病初期可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发病较重可用百霉可湿性粉剂防治。

    六、霜霉病

    1.田间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后叶正面初呈褪绿斑,紧接着黄化,最后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条件下,叶片背面产生灰黑色的霉层,但遇到高温干燥的天气,则霉层消失;后期中上部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连接成片,整个叶片呈黄褐色枯死。黄瓜整个生育期和整株各叶均可发病,病叶自下而上蔓延。

    2.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要求高湿环境,萌发和侵入过程则只有在有水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因此,保护地湿度管理对黄瓜霜霉病流行影响很大。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培育无病壮苗。③在晴天的上午和中午适当放风以降低湿度。④采用64%杀毒矾1500倍液、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枯萎病

    1.田间症状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解剖病秆可看到维管束变为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黄瓜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而以结瓜期为重。成株期发病,初期下部叶片褪绿,最后全部叶片变黄。有时植株叶片不变黄,发病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几天后整株死亡。常见茎基部纵裂,有黄色胶质物溢出。

    2.发病规律

    田间发病主要通过雨水、灌溉、种子、土壤、肥料和昆虫等传播。病害发生和侵染源数量有关,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发病温度为8~34℃,适温为24~28℃;②多年连作黄瓜,病菌在土壤中积累,老菜区比新菜区严重;③酸性土壤发病重,一般pH4.5~6的土壤适宜发病;④感病品种病重;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均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培育壮苗;③拔除发病植株,带到田外烧毁,以免传播其它健壮植株;④药剂防治。

    八、细菌性角斑病

    1.田间症状

    此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瓜条。初侵染时叶片上有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后期由于受叶脉的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当湿度大时,叶背面病部常可看见乳白色的菌脓,菌脓干燥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沫。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

    2.发病规律

    流行程度与温室大棚内的结露持续时间长短、空气湿度和温度关系密切。一般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19~25℃,并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水环境。

    3.防治措施

    ①种子消毒 先用55℃的水浸种20分钟,然后用150倍液的福尔马林浸种半个小时后清洗干净,最后进行催芽。②在气温允许的情况下通风降湿。③可用50%DT可湿性粉剂或500万~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进行喷雾防治。

    九、白粉病

    1.田间症状

    此病害主要侵染叶片,轻危害茎及叶柄。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连成片,象撒一层白粉,白粉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2.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6~20℃。14℃以下不再萌发,高于30℃时容易失去活性。一般棚室内温度达16~24℃且空气干燥时会大发生。

    3.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用75%的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667平方米250~300克。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更多..最新技术
推荐技术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