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主要为害未成熟果实。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出现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发生规律:病菌均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源,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作为再次侵染。低洼地、土质黏重地块发病重。高温多雨的7、8月份,连阴雨后转晴,可迅速蔓延,常造成暴发性为害。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偏砂的地块。定植前精细整地,沟渠通畅,做到深开沟、高培土、降低土壤含水量;及时整枝打杈,摘掉老叶、使果实四周空气流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避免病原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反溅到植株下部叶片或果实上。及时摘除病果、深埋或烧毁。发病初期 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N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重点保护果穗,适当兼顾地面,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须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