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
乒乓球大小至鸡蛋大小的幼果期发生,开始,果实脐部附近形成茶色的小斑,进一步恶化,果实内部由油浸状转为暗褐色、下陷。轻者果实不再发展,长大成熟,重者褐斑扩展至整个果实的一半以上,果实不增大,提前转色。
2、 发生机理
直接原因是钙缺乏造成的。土壤中缺钙时容易发生脐腐,但是实际上钙充足时也常常发生脐腐果,这是由于钾与氮过多,钙的吸收被抑制,或者高温、干燥使钙的吸收及在植物体内的移动不良引起的。
3、 发生条件
开花期前后,土壤忽干忽湿时,发生脐腐果,其原因是土壤水分急剧减小,根系活力下降,钙的吸收量减少,水溶性钙减少,钙的吸收量也降低。在耕层浅及沙壤土的保护地中,土壤湿度变化剧烈,容易形成脐腐果,过量施用氮素及钾肥时,也经常发生脐腐果,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发生得多。
4、 预防措施
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之间,PH值过高时,因拮抗作用会造成其它营养成分缺乏。应避免氮、钾肥施肥过多,忌一次性施入速效性肥料。
防止土壤干燥,增加灌水量,但应注意由此带来的茎叶徒长,多施有机肥,深耕土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水含量,能减轻浓度障碍,防止拮抗作用引起的钙缺乏。
作为应急措施,叶面喷钙(0.5%氯化钙),脐腐果发生后,对其果穗上部的茎叶、果实进行全面喷洒,隔一周喷一次,连喷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