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露地番茄于3月下旬播种,8、9月上市,不仅填补了夏季炎热高温地区的产品空档期,而且栽培简单,效益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病虫害防治要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下,合理经济地使用化学农药,使上市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下面将山区露地番茄病虫防治要点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一、病害
1、猝倒病。发病条件:当苗床内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遇连阴雨,光照不足,幼苗生长缓慢,发病重。症状: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防冶方法:播种前苗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或40%拌种双每平方米8~10克,配成药土施于苗床。苗床要适时适量放风,不要在阴天浇水。在发病株周围撒石灰,也可用干土、草木灰与多菌灵等杀菌剂混合后撒。常用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隔7—10天一次,视病情防治1—2次。
2、立枯病。发病条件: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症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初期白天叶片萎蔫,晚间恢复,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幼苗开始干枯,但立而不倒。防治方法:播种前苗床土消毒,用40%拌种双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8克,配成药土施用于苗床。管理苗床时要科学放风,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苗。药剂防治: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可喷施64%代森锰锌500倍液,也可用绿亨一号3000~4000倍液喷土壤或灌根。
3、沤根。发病条件:地温低,持续时间长,土壤含水量大或遇连阴雨会出现沤根现象。症状:根部不发生新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易拔起。防治:适量通风,保持地温,发生轻微沤根时,及时松土,提高地温,以便促进新根生长。
4、早疫病。发病条件:在气温20—25℃,相对湿度80%以上或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果实。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受害,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茎及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形或菱形,黑褐色。果实上形成黑褐色近圆形凹陷病斑。发病后期,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植株枯死。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常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75%百毒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
5、晚疫病。发病条件:高温高湿,结露起雾时间长易发生,同时栽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均可诱发此病。症状:叶片受害,表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茎和叶柄的病斑水渍状,褐色,凹陷,最后变为黑褐色,逐渐腐烂。果实上最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后变成暗褐色,微凹陷,果实质地变硬,不变软。防治: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常用药剂: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每隔7—8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3~4次。
6、绵疫病。发病条件:高温高湿,95%以上相对湿度,雨量大,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产生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有形状而不软化,但易脱落。防治:雨后及时清除病残果。常用药剂: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700—8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等,喷药时重点喷果穗、地面,喷药后3小时内遇雨要补喷一次。
7、叶霉病。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4—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症状: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部初生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防治:常用药剂: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47%青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8、病毒病。主要有花叶病(TMV),蕨叶病(CMV),条斑病发病条件:高温干旱及有蚜虫危害时易发病。症状:花叶型的病叶呈黄绿相间。蕨叶型的病叶呈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条斑型的病茎有黑褐色长条状的斑块,果实表面的褐色条状斑块,稍凹陷。预防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浇灌EM、AM菌液,促进根系发育,及时防治蚜虫。化学防治:①喷施钝化物。喷施豆浆、牛奶等高蛋白物质可减轻病毒侵染。②喷保护类药剂。喷200—500倍褐藻酸钠(海带胶)、高脂膜2—4次,使植株形成保护膜。③喷抗病剂。喷施NS—83增抗剂100倍液,VA—2等以增强植株抗病性。④喷防治剂。20%病毒A500倍液,1.5%植病灵1000—1500倍液,病毒快克、病毒KⅡ、病毒宁等药剂,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9、细菌性斑点病。发病条件:潮湿、冷凉、多雨。症状: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果实染病,出现隆起的小斑点。防治:随时检查田间,发现病叶,摘除后用药剂围歼。常用药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DT(琥胶肥酸铜)400—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每10天一次,防治1—2次,可杀得必须在采果前3天停药。
二、虫害
化学杀虫剂多为剧毒性农药,故要有安全间隔期,才符合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1、 蚜虫。气温在23—27℃,相对湿度为65%—85%时,蚜虫繁殖快,为害重。防治:用洗衣粉400—500倍液灭蚜,每亩用液60—80升,喷2—3次。常用农药: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1.2%藜芦碱水剂800倍液。
2、 棉铃虫和烟青虫。2.5%功夫乳油500倍液,50%啶虫隆2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
3、 白粉虱。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
4、 斑潜蝇。1.8%齐墩螨素乳油2000—3000倍喷雾,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三、生理性病害防治
1、脐腐果:果实发育期顶部变褐坏死,提前转色变红。原因:生理缺钙,偏施氮肥,根系发育不良。预防方法:叶面补钙,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
2、裂果:除与品种有关外,高温、强光、缺水、缺钙也是导致裂果的重要原因。预防方法:保持土壤湿度稳定,不易过早摘心,多施有机肥,选用抗裂品种。
3、果面发黄、日灼:果实受阳光直射部分,温度过高而被灼伤。预防方法:定植密度要适宜,适时、适度整枝打杈。
4、筋腐果:果面着色不均,有褐变、青斑,切开褐变、青斑,维管束变褐。原因:光照不足,偏施氮肥,缺钾,高夜温。预防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
5、无头苗:植株遭受低温冷害,生理代谢失调,生长点发育受阻。预防方法:提高夜温,进行低温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