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弄蝶防治

浏览次数:435
    1.形态特征成虫:体翅黑褐色,前翅有5个灰白色斑,位于中室下方的斑较大。后翅中央有一大白斑。卵半球形,顶端平,与叶面接触周边成帽檐状,稍皱,侧面有50多条隆起细纹。幼虫草绿色,3龄后在腹部第六节背线两侧出现2个近关月形黄斑,气门白色。蛹呈长纺锤形,黄绿色,体被白蜡粉。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姜弄蝶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草丛或枯叶内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羽化、产卵。幼虫5月中旬开始为害,以7~8月为害最重。雌姜弄蝶将卵散产于叶背,每雌可产20~34粒。幼虫孵化后爬至叶缘,吐丝缀叶,3龄后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叶苞,并于早晚转株为害。老熟幼虫在叶背化蛹。

    3.防治方法

    (1)清洁园田:生姜收获后,及时清理假茎和叶片,烧毁或沤制肥料,以减少虫源。

    (2)除虫:人工摘除虫苞。

    (3)药剂防治:抓住幼虫低龄期喷药防治,可用25%喹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杀,有较好效果。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