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香椿白粉病

浏览次数:630
白粉病是香椿的主要病害,南方地区发生较普遍,一般病株率30%-50%,严重时病叶达50%以上,显著影响树冠发育和树势,降低椿芽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识别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枝条。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于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叶片上病斑多不太明显,呈黄白色斑块,严重时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发病特点此病由一种真茵侵染引起。病菌在病叶及病枝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病菌借风雨传播侵染,病菌由气孔侵入叶片,在叶背上产生大量白色粉末状病菌孢子使病害扩散蔓延。条件适宜时,病害发生周期很短,一年可反复感染多次,发病后病情一般都较重,防治不及时则难于控制,因而必须在预防基础上,配合药剂防治。
  
  防治措施1及时清理病枝、病叶、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2配合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适时浇水和追肥,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病能力。3在香椿发芽前或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3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农抗120或武夷菌素200倍液,均匀喷洒枝叶,10-20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