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锈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481
    (1)症状特点 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初在表皮上产出纺缍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即霉孢子堆,病斑周围具黄色晕环,后扩展成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霉孢子,叶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性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病菌借气流传播,一般春、秋两季发病重。天气温暖、湿度高、露多雾大,或种植过密,氮肥过多,钾肥不足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轮作,减少菌源累积;合理密植,做到通风透光良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②收获时,尽可能低割,注意清洁畦面,喷洒45%微粒硫磺胶悬剂400倍液。

    ③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一次,防治1~2次。注意在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