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无公害豇豆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循16字基本原则,即“严格选药,适期施药,适量用药,正确施药”。
严格选药在选择农药品种时,第一,生物农药当先锋。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是当今植物保护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研制出Bt乳剂、青虫菌、苏力保、虫螨克、螨克素、拒食剂、环宝乳剂及各种抗生素药剂,如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这些生物农药对蔬菜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第二,土制农药做配角。土制农药不但原料来源广、制作简单,而且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对绿色蔬菜生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烟草浸出液(1:60)加少量石灰可以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等;用10%猪胆液加1%小苏打或洗衣粉能驱赶豇豆野螟等;辣椒浸出液(1:60)对卷叶虫、蚜虫等有较高的防效。第三,高效低毒农药来助威。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霉、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严格控制好安全间隔期、施药次数和用药浓度。第四,剧毒农药禁下田。严禁在各种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杀虫脒、甲基1605、久效磷、五氯酚钠等。
适期用药选择虫害发生发展过程中最薄弱的时期施药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豇豆野螟的药剂防治应从花期开始,每天上午9点开花时喷药,喷药的重点部分是花蕾、花朵、嫩荚较密集的地方,尽量做到“治花不治荚”,把害虫消灭在初龄蛀荚之前。另外,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安全间隔期,如生物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3-5天,菊酯类药物5-7天,有机磷农药7-10天(少数15天以上),杀菌剂中百菌清、多菌灵等也要求14天以上,其余为7-10天。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安全间隔期。
适量用药适量用药包括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剂量,适当减少用药次数等。一般来说,菊酯类杀虫剂(如功夫、敌杀死等)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有机磷杀虫剂(如敌百虫、乐果等)为1500-2000倍,生物农药(如Bt、虫螨克等)为500-800倍,激素类(如卡死克、抑太保等)为300倍左右,杀菌剂常为600-800倍。在使用剂量上,有效的浓度范围内一般药液量为15-25千克。采用低容量和小径孔(0.1mm)喷雾技术,喷雾量虽小,但雾滴细小,在叶面上展布的面积大,有效利用率高。
正确施药由于病虫害种类不同,可根据其不同的田间分布状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如可对蚜虫、食叶的夜蛾类害虫和大多数病害的发生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施药。而靠种子传毒的豆类病毒病,可采用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的方法防治,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小地老虎等害虫则可采用毒饵诱杀的方法,防治豇豆野螟则可针对其成虫有较强的趋光习性,采用灯光诱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