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灰霉病

浏览次数:535
症状叶、花发病。叶上发病从叶缘开始,生褐色或红褐色病斑,表皮出现灰色霉层。花枯萎变褐色。

病原Botrytis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Sclerotiniafuckeliana(deBary)Fuckel称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染途径

1、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2、棚室或田间靠分生孢子飞散进行传播蔓延。

3、病菌发育适温20℃,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适温15-20℃,7-8℃也可产生分生孢子。

4、湿度对此病流行影响较温度大,温室内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保护地及时通风降湿,使棚室远离发病条件。

2、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 花卉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