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病叶上初生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病斑,直径1~5毫米,黑褐色;中央有时灰白色,边缘不明显。病斑叶片面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部表面生灰黑色霉点。
2.病原
杜鹃花褐斑病原菌为CercosporarhododendriFerraris,属丝孢纲丝孢目。病斑上的灰黑色霉点是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淡褐色,1~4个隔膜。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鞭状,顶端较尖,稍弯曲,成熟后多分隔。
3.发生发展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在病叶或植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即生成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传播,孢子飘落叶上,遇露水或水滴便产生芽管,侵入叶片组织,一般4~7月发生较重。
4.防治方法
(1)加强圃地管理:摘除病叶,清除地下或盆内落叶集中烧毁。夏季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多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也可用1:1:100波尔多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