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斑点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657
一、为害症状:病害学名:PhyllostictaimpatientisFautr.凤仙花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广东、云南7―9月发病。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称凤仙花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在叶面上,球形至近球形,大小82―102um。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内含油球1~2个,大小3.0―5.0X2.0―3.0(um)。

  三、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四、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落叶。

 (2)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常用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百菌清悬浮剂

  六、最新特效药剂:喷克菌阿米西达醚菌酯等。


[ 花卉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