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凤仙花褐斑病、炭疽病?

浏览次数:642
凤仙花叶片上产生病斑,多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病班也各不相同。

(1)凤仙花褐斑病:这种病害多在8~9月间发生。病原是尾抱属的一种真菌,可借助风雨传播。凤仙花受到侵染后,叶片上产生圆形、近圆形的病斑,直径2~5毫米,开始时呈褐色,以后中央颜色变浅,呈淡褐色,而边缘颜色加深,为深褐色。病叶正反两面的病斑上都着生淡黑色的霉状物O病斑具不明显的轮纹。

(2)凤仙花炭疽病:这种病害对凤仙花的枝、叶均有危害。病原是圆盘泡属和丛刺抱属的真菌。病斑为圆形、近圆形,淡褐色到褐色,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点;潮湿天气里,小黑点上涌出粉红色胶状物。炭疽病危害凤仙花枝条时,有时会使之变黑腐烂。仙花炭疽病病原真菌借助风雨传播,并从伤口处侵入。

(3)防治措施:一是应在栽培中采取适当的浇水方法,不要当头淋浇。二是发现病叶病校应及时剪除烧掉,以减少侵染源。三是药剂防治。可以在发病时喷洒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 花卉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