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翠菊枯斑病、褐斑病、轮斑病?

浏览次数:766
翠菊又名江西腊。生长后期常出现叶片自下而上凋萎枯死的现象。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发病更重。这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枯斑病、轮斑病、褐斑病引起的。

(1)翠菊枯斑病:由壳针孢属的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花萼、花瓣和茎干。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三角形,直径2~10毫米,呈褐色至灰褐色,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2)翠菊轮纹病:病原为壳二孢属的真菌。其叶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15毫米,褐色,具同心轮纹,其上也有黑色小点。

(3)翠菊褐斑病:由链格孢属的真菌侵染引起。叶上病斑多呈不规则形,褐色,有深浅不同的轮纹。

(4)防治措施:一是园艺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母株;地栽实行轮作,盆栽选用肥沃疏松的栽培土并每年更换新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掉,地栽翠菊彻底清洁园圃。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


[ 花卉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