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次数:768
    发生情况

    玫瑰锈病是玫瑰的主要病害,在西南各地发生普遍,四季温暖、多雨多雾地区发病较重,白花、紫花玫瑰均受侵染,引起叶片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还为害蔷薇属多种植物。

    症状特点

    叶片受害,开始在叶正面发生橙黄色有光泽小斑,后扩展为近圆形病斑、多角形病斑;在叶柄和嫩枝上病斑为黄色瘤状突起,叶片反面出现许多杏黄色粉状物,中部橙色,边缘淡黄色,空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黄色粘液,粘液干后,病组织逐渐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最后散发黄褐色粉末,病斑变黑枯死,可引起早期落叶。

    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玫瑰多孢锈菌,病菌以冬孢子堆在病部及残株落叶上越冬,由风雨传播扩散。

    发病特点

    锈病流行与春季气候条件关系密切,3~4月降雨次数和雨量多,相对湿度90%以上时,容易引起该病的流行,温度为17~20℃时开始侵染发病。

    1.人工防治

    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1)常发病地可在植株发芽期喷第1次药,隔10~15天再喷1次;春季多雨的年份,应在花前喷2次,花后喷1~2次。(2)发病初期,即发现有橙色光泽小斑(3月底4月初)时施药防治,每隔10~15天1次,连喷2~3次。(3)5~8月间每2周喷1次药,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常用杀菌剂有: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7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绿得保300~400倍液、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每50kg药液中加入50~100g肥皂粉)、70%甲基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波美0.3°石硫合剂、15%粉锈灵600~800倍、25%福星乳油5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

    3.农业防治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抵抗力。


[ 花卉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