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属暖温带花卉,适宜生长温度为10―28℃,温度高于35℃生长受抑制,低于10℃不开花,遇上轻霜冻花与叶均会发生冻害。广东年平均气温在19―23℃之间,适宜玫瑰生长。但是季节变化明显,5月至9月温度偏高,植株生长慢,发育快,营养积累少,花枝短,花朵小,色暗淡,难达商品标准;10月至次年4月,除了北部地区温度偏低,需要保温防寒之外,中南部地区则是玫瑰生长的黄金季节。此时我国广大地区因寒冷而难于生产切花,因此,从全年经济效益着想,宜放弃5至9月的产花期,随时摘除花蕾,并做好防病治虫、保枝保叶工作,集中力量生产秋冬切花。
玫瑰有大花型、中群花型、小花型等品种类型。当前切花生产只选用大花型品种。大花型品种枝顶上只生长一朵花,花径10厘米以上。花枝长、直、硬,花色多样,花香有香也有不香。当前流行的品种红色的有萨曼沙,黄色的有金奖章、粉红的有贝拉米、白色的有白成功、浓香的有香欢喜等等。品种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应栽植更适合消费者要求的品种。
栽植玫瑰切花一般用嫁接苗或扦插苗。嫁接苗多用野生玫瑰七姐妹作砧木,其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壮旺,高产期长,可维持4―5年,但种苗成本较高。扦插苗一般3年更新。
玫瑰栽培密度变幅较大,疏植者畦面包沟宽2米,双行植,株距70厘米,亩植不足1000株;密植者畦面包沟宽1?5米,双行植,株距30厘米,亩植近3000株。疏与密均能高产高质,不同密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修剪是重要而又难把握好的技术,往往要按植株具体情况临时发挥。平时修剪不能开花的盲枝,减少养分消耗;修剪密集、影响植株透光通气的内膛枝、交叉枝;修剪感染了病害的病枝,防止病害扩散。但当植株出现生长弱,或冠幅过小,或落叶严重等情况时,本该修剪的宜暂缓修剪。植株需通过修剪压低高度,否则植株愈长愈高,随了不便于管理外,花枝愈来愈短,花朵愈来愈小。压低植株高度,一是在植株下部休眠芽容易萌发的春、秋季,作强度较大的修剪;二是收花时剪口下只留1―2节短桩,好让下一个花枝在较低的位势长出。花前修剪是落实产花计划的重要措施,在计划产花之前修剪干枝,让剪口以下的腋芽萌发,长成花枝。修剪时间对于夏季应在计划产花前30天左右,春秋季在计划产花前45天左右,冬季在计划产花前65天左右。如要集中产花,所有生长较壮,能产生花枝的干枝,作一次过修剪,但往往因植株受伤较重,萌发的花枝较弱。要维持较稳定的产花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分三次修剪、每次修剪1/3为好。从植株基部长出的粗大徒长枝,枝虽粗大而花不大,宜在30―40厘米处剪断,让其在剪口下重新萌发两、三个正常的花枝,增加产花量。
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有利于玫瑰生长。玫瑰对土壤酸碱度适宜性较强,ph5―8都能正常生长。玫瑰需要肥料很多,施用固体有机肥料,一到一个半月1次;施用液肥,约7天施1次。施有机肥料为主的植株生势旺,叶色、花色都较好。
玫瑰需水较多,晴天每天浇水1―2次,但积水容易发生烂根,故宜高畦栽植,不宜用漫灌。
广东高温高湿季节长,病虫害较多。主要病虫害有叶片黑斑病、褐斑病、枝枯病,白粉病、叶螨、蓟马、蛾蝶幼虫等,应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