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尺蠖的危害特点及防治

浏览次数:348
   一、枣尺蠖的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如何?

  枣尺蠖,又名弓腰虫、顶门吃或枣步曲。幼虫在爬行时一伸一曲,故称其为“枣步曲”,是枣树最为重要的虫害之一。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分布,尤为河北、山东、河南和山西等省的枣区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其幼虫暴食性强,危害枣树的嫩芽、叶片、花蕾、枣吊和新的枝梢等所有绿色组织。发生严重时,可将枣叶或枣芽全部吃光,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

  在华北地区,枣尺蠖一年发生一代,每年的3-4月份羽化。雄成虫有翅,可以飞行;雌成虫无翅,羽化后先在树下杂草内潜伏,到傍晚或夜间后,爬到树上与雄虫交尾,然后产卵于嫩芽和树皮裂缝内等部位。卵于4月中旬前后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开始群集在树梢顶端危害嫩芽,故枣区群众称其为化蛹。幼虫爬行速度快,受惊后有吐丝从树上下垂的特性,可向四周扩散转移。故当一株枣树的叶片被它们吃光后,它们可吐丝坠地,向其他枣树上转移。

  另外,对枣树形成危害的尺蠖,还有“枣银灰尺蠖”、“刺槐尺蠖”、“桑褶翅尺蠖”和“酸枣尺蠖”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危害规律,与枣尺蠖大致相同。

  二、综合防治枣尺蠖的措施有哪些?

  对枣尺蠖实施综全防治,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挖越冬蛹 捕捉幼虫 春季(3月中旬前),在树干周围直径为100厘米范围内,翻刨土层,将越冬蛹挖出,加以消灭。也可结合初冬或早春刨树盘时,将其蛹随时拣出。还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假死落地的特性,在幼虫危害期摇树震落幼虫,就地捕杀。

  2、阻挡雌蛾上树,采集虫卵 由于雌娥不会飞,可在3月中、下旬在树干上缠塑料薄膜或纸裙,阻止雌蛾上树交尾和产卵,并于每天早晨或傍晚逐树捉蛾。无论是缠纸裙还是用塑料薄膜缠树干,都必须将骑缝口钉好,不留缝隙,以免雌虫乘隙上树,由于树干缠裙,雌蛾不能上树,便多集中在裙下的树皮缝内产卵。因此,可定期撬开粗树皮,刮除虫卵,或在裙下捆两圈草绳诱集雌蛾产卵,每过10天左右换1次草绳,将其烧毁。也可以将塑料裙的下部埋入树干基部土中,直接阻蛾上树,每天早晨或傍晚在树下周围地面上捉蛾。或直接将树干的刮去,涂10厘米宽的一圈粘虫胶。如果没有粘虫胶,也可以涂机油代替。以便将雌娥直接粘在树干上,然后予以捕杀。

  3、药物防治 根据枣尺蠖的特性及危害规律,可分两次用药防治。第一次用药在枣芽长到3厘米左右长时(时间为5月初),可喷施50%的敌敌畏或75%的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喷50%的对硫磷1000-1500倍液。第二次用药在枣芽长到5-8厘米(5月中旬)长时,可喷施20%的菊马乳油4000倍液,或35%的杀虫磷乳油1000倍液,或35%的四甲基硫环磷乳油1500倍液,或50%的久效磷 1000倍液,灭扫利、天王星3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1500倍液,或20%的速灭杀丁6000倍液等。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