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炭疽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367
    炭疽病是番荔枝的一种主要病害。从幼苗开始,终生均可发病,危害部位包括叶片、枝条、果实,导致死苗、落叶、黑叶、烂果,对产量影响极大。

    一、症状

    叶片:叶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边缘暗褐色至黑色。

    枝条:枝条上病斑圆形,褐色。

    果实:果斑圆形,水渍状,褐色,后期暗褐色至黑色,表面可产生橘红色粘孢团。

    幼苗:苗期叶及嫩芽变褐坏死。

    二、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番荔枝炭疽病病菌为子囊菌门的圆小丛壳菌。该菌一般在有病植株的病叶、病枝、病果上越冬,分布极为普遍。至翌年回春转暖、雨季到来之时,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从寄主组织的表皮伤口、气孔入侵危害,造成组织坏死,表现病状。3月至5月春雨频繁,春果最易感病,变成黑果,11月至次年2月则枝叶、幼苗危害较大。

    该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1―28℃,高温、高湿的春夏季节容易诱发该病发生。栽培管理不善、偏施化学氮肥、果园荫蔽或地势低洼、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害加重。

    三、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注意肥水均衡供应,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②注意做好田园清洁,及时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收拾病叶、病枝、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菌侵染源。

    ③适时施药,保护嫩梢、幼果。新梢抽发和春秋两季谢花坐果期,要及时施药1―2次。药剂可选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