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水晶梨注意防治黑斑病

浏览次数:362
    大果水晶梨是近年引入衡水市的优良晚熟砂梨新品种,在栽培中我们发现,该品种如管理不善,易感染黑斑病,常常引起早期落叶,使树势衰弱,继而影响果实品质,给果农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引起广大果农高度重视,现将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大果水晶梨的叶片、新梢、漏套袋的梨果上也有发生。幼叶最早发病,开始时产生1~2毫米的褐色至黑褐色圆形病斑,边缘明显。随后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或灰褐色,边缘黑褐色,有时有轮纹。病斑多时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大病斑,使叶片焦枯、畸形,引起早期落叶。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新梢被害时,病斑初期椭圆形、黑色、稍凹陷,随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淡褐色、明显凹陷的病斑。病健部交界处常产生裂缝,病梢遇风易折断或枯死。幼果受害,初期在果面上产生一个至数个1~2毫米的黑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呈浅褐色至深褐色,略凹陷。后期果实畸形、龟裂,病果往往早落。长大的果实感病时,其前期症状与幼果感染时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腐败脱落。重病果常数个病斑合并成大病斑,后期表面密生黑绿色霉。

    发病规律 根据河北农大植保专家研究,气温高低与降雨量大小对黑斑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最大。一般气温在24℃~28℃,同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气温达到30℃以上,并连续晴天,则病害停止蔓延。分生孢子在田间的散发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田间孢子散发量最多。6~7月为孢子散发的高峰期,入秋后温度降到20℃以下则田间孢子量减少。春雨多,孢子出现早,反之孢子出现迟。河北省中南部梨区,5~6月份雨量小,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然而麦收后,随着雨水的增多,尤其是七八月份进入雨季后,开始具备黑斑病大量发生的条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果水晶梨黑斑病发病轻重还与树势强弱关系密切,树势健壮,发病较轻;树势衰弱,则发病重。此外,果园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或结果量过大,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治该病,一是清洁果园,减少越冬菌源;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可在果园内间作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进入7~8月份雨季,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应开沟排水,避免园内湿度过大。三是喷药保护。梨树发芽前,喷一次200倍液五氯酚钠与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为了保护果实,落花后至套袋前必须喷药2~3次,喷药后待药液干燥后立即套代。6月下旬至8月下旬连喷5~6次杀菌剂,可基本控制病害的发展。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15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3%多抗霉素1000倍液、1∶2~3∶200波尔多液。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扑海因、多抗霉素应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