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潜皮蛾又名潜皮细蛾,该虫主要潜食柑桔新抽发的 枝梢,严重影响树势,结果少产量低。其为害寄主,目前仅查到橙、桔和柚,受 害程度差异较大。以橙类受害最重,柚类次之,桔类最轻。
成虫翅展8毫米左右;触 角丝状,长度超过翅展,前翅狭长,银灰色,具5条黄褐色横纹;后翅特狭长,灰褐色。 卵直径0.4毫米左右,扁圆形,水绿色,半透明。幼虫期8龄,体长1.4~3.2毫米。前期(1 ~6龄)幼虫体扁平乳白色,后期幼虫体近椭圆形。蛹长3.4毫米,被蛹,黄褐色。幼虫作茧 化蛹,茧扁筒形,长约4毫米。
柑桔潜皮蛾在凯里一年发生两代,以3、4龄幼虫在被潜食 的枝梢表皮下越冬。翌春2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4月初开始化蛹,5月中旬羽化,5月 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6月上旬达到高峰期,8月中旬第2代幼虫开始孵化。
成虫夜晚活 动,飞翔能力较弱;白天静伏于树冠内膛的叶片或枝梢上;卵散产于当年抽发新梢上,第1 代产卵于春梢,第2代产卵于夏、秋梢。成虫趋光性及趋化性均弱。幼虫孵化后,潜入当 年抽发的枝梢表皮下,取食枝梢的韧皮组织,形成曲折虫道。到3~4龄时,隧道之间开始连 成片,被害枝梢表皮变成灰色纸片状。前期幼虫仅在表皮下与韧皮部上层之间取食汁液,并 扩大为害面。后期幼虫在隧道中向下取食韧皮部组织,不再扩大为害面,只是加重为害。造 成枝梢的养分输送受阻,以致枝条枯死。成虫羽化时,受害枝梢表皮裂开翘起,以后逐渐脱 落。这些翘起开裂的部位成为螨类等害虫的越冬场所。
于8月下旬第2代幼虫期进行了药剂 防治试验,施药后3天调查,氧乐果8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100%;氧乐果1500倍液和杀灭菊酯 2000、4000倍液的防效在 87.5%~ 90.4%。结合冬季、早春整形修剪,剪除带虫枝条 ,可降低越冬虫口,减轻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