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海南蝽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492
    [形态特征]

    体长11-15毫米,宽6-9毫米。体背暗黄褐色,体下黄色而分布有不均匀的棕黑或稍现绿色的刻点。头部前端平圆,侧缘内凹,复眼及头部背面均为棕黑。触角黄褐,末3节的末半段棕黑色。前胸背板前角显著,有时成小刺,侧角发达,黑色,倾向外上方,顶端分成两个小突起,前面的一个稍大。小盾片末端黄白,基侧角有两个大黄白色点。膜片长过腹端,棕黑,外缘中间白色透明。各足基部外侧及每气孔内外两侧有绿黑斑,腹下近末节有一大黑点,在其前两节的两侧,雄虫有两个绒毛;前股节近末端有刺,胫节稍扩大;前股节末端及胫节,中、后股节末端和股节两端,均棕黑色。

    [发生规律]

    寄主有蝶蛾类幼虫。分布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越南。属渐变态类型,经卵、若虫、成虫3个虫态,若虫有5个龄期,唾液为碱性分泌液,注入宿主体内后,起毒杀与麻痹作用。

    [保护利用]

    尽量避免农药杀伤。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