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杏树坐果因子及对策

浏览次数:501
因人为和自然因子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进入结果或盛果期的杏树出现年年开花少见果或不见果的现象,使杏树生产的效益不理想。几年来,本人通过多处杏园的实地调查,对影响杏树坐果的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找出了影响杏树坐果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影响杏树坐果的因子

1、授粉树配置因子。我国目前大多数杏树品种白花不结实,而部分农民发展杏树时恰恰忽略这一种重要现象,建园时,栽植单一品种或授粉树配置不当,往往是花而不实,低产或连年无收。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在杏树建园时,只注意新品种的引进发展,对授粉树的配置不懂或重视不够,有些虽配置授粉树,但授粉树数量过小,仅占总量的1%--3%,且栽植的方式又不科学,不能较好的授粉,直接导致杏树开花多,坐果少,产量低。

2、肥水因子。足量的无机和有机肥料供应是杏树丰产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杏园不仅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氮素肥也远远不能满足杏树生长结果需要。有的杏树甚至多年不施肥,造成营养缺乏、生长衰弱,体内有机物含量极低,生理机能不高,不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出现了花芽多、花量大、坐果少的状况。杏树比较抗旱,一般情况下不需浇水,但在干旱状态下不及时浇水,会造成严重的落花和生理落果。

3、修剪因子。杏树为喜光树种,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结果良好。有些杏树处于放后状态,不行修剪,有些修剪不当,造成枝条徒长,树冠郁闭,使退化花增多,影响了坐果。还有些杏树修剪时留枝不合理,枝条的空间、剪留长度不妥等也造成了落花落果。

4、气候因子。杏树树体虽然耐寒,但花和幼果常会因遭晚霜危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是造成“杏树满树花,果实稀拉拉”的最主要原因。冻害的成度与低温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杏树的花和幼果受冻害的临界温度为初花期-3.9℃、盛花期-2.2℃、幼果期-0.6℃。因此,花期避冻和防冻已是部分地区发展杏树生产,提高产量,增加收益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提高杏树坐果率的对策

1、合理配置授粉树。建园时一定要做好授粉树的配置。选择授粉树时,要充分考虑以下条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量多、花粉质量好;与主载品种能相互授粉结果良好;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盛果期,经济结果寿命长短相近,且果实也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与主栽品种管理条件相似,成熟期相近。杏树授粉树的配置要便于传粉和管理,配置数量可占20%--50%。如果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有同样经济价值又能互相授粉可多栽,否则应适当少栽。授粉树与主栽品种可隔行栽植,小型杏园可采用“中心式”授粉树配置方式。

2、加强肥水管理。杏树虽然耐瘠薄的土壤,但对肥料的反应非常敏感。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增强树势,减少退化花数量提高坐果率。杏树施基肥应在10月下旬为好,以有机肥为主,盛果期树每株100kg优质农家肥混入1kg氮、磷、钾复合肥,初果期树减半施入。基肥对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次年春季生长和提高坐果率有明显作用。追肥要在杏树发芽前、幼果生长期分别进行,盛果期、初果期树每株每次分别追施高效复合肥1.5--2kg和0.5--1kg。6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隔2周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肥,对提高果品质量和次年花芽质量非常好。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在干旱年份,开花前后灌水可显著提高坐果率。有条件的地区应在落叶后灌一次水,以利于杏树越冬和次年结果。

3、合理修剪。杏树修剪因品种、树龄、树势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幼树期间树势较旺,除对主枝延长枝进行短截外,其他枝条以缓放为主,尽可能的多保留枝条,主要是依靠生长期摘心来培养结果枝组和树型。尽可能多培养中、短枝结果,因这类枝停止生长早、芽发育充实,花芽质量好,利于提高坐果率,夏季可连续摘心和化控,及时抹芽。冬剪除病虫枝、过密枝外很少去枝,利于树冠的早形成和增加结果单位的数量。盛果期树应采取夏剪和冬剪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形成新果枝,并注意培养基部结果枝组及结果枝,避免空膛现象,达到内外上下立体开花结果,实现高产高效益。

4、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霜冻防治。杏开花较早,易遭霜冻危害。首先在建园时,不要在低洼处和背阴处栽植杏树;其次,晚霜危害严重的地区,要选择开花晚的品种,并采取冬季重剪和夏季摘心的措施培养大量副梢果枝,使盛花期延迟数日以避免霜害;再次是采取化控的方法推迟开花期,如用青鲜素500--2000ppm在花芽膨大期喷布,可以推迟开花期4--6天,并使20%以上的花芽免受霜冻而提高坐果率。同时,也可在晚霜来临前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秸秆和落叶等杂物,使烟雾笼罩杏园,以减轻霜冻危害,也可以开花前10天左右全园灌水,以降低地温,能推迟开花3--4天,起到避免或减轻晚霜危害的作用,实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