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 修改/删除信息 | 帮助 |
您好,欢迎来到民发发农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田种植 » 大豆种植技术 »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正文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406
    1 病害症状

    带病种子相当大部分于出苗前即死于土中,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病菌自子叶可侵入幼茎,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

    1.1 子叶病害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在出苗的子叶上有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气候潮湿时,子叶变水浸状,很快萎蔫、脱落。

    1.2 叶病害症状 叶上染病,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病斑上生粗糙刺毛状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1.3 茎病害症状 初生红褐色病斑,渐变褐色,最后变灰色,不规则形,上生浓密刺毛状黑点,常包围整个茎。

    1.4 荚病害症状 荚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分生孢子盘有时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种子发霉,暗褐色并皱缩或不能结实。

    1.5 叶柄病害症状 叶柄染病,病斑褐色,不规则形。

    2 发病规律

    病菌在大豆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后从病种长出的病苗在潮湿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侵染传播。发病适温25~28℃,病菌在12~14℃以下或34~35℃以上不能发育。生产上苗期低温或土壤过分干燥,大豆发芽出土时间延迟,容易造成幼苗发病。成株期温暖潮湿条件利于该菌侵染。

    3 防治技术

    ①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保证种子不带病菌,合理密植,采用西文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②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实行3a以上轮作,减少越冬菌源。⑧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气滞留。④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后闷3~4h。也可在开花后喷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更多..最新技术
推荐技术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