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红米-卫红晶晶米稻栽培技术

浏览次数:552
    全国唯一通过航天育种并审定的卫红晶晶米稻(审定名:赣晚籼33),是水稻育种专家李源祥研究员会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采用中晚籼兼用的遗传工程稻“GER-3”1000粒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经诱变后选择其突变体,再经3年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红米新品种,也是我国太空水稻中唯一的红米稻品种。经我基地引进种植,植株表现良好,无感光性、感温性反应,产量稳定,抗倒伏、抗病虫害,米质特优。该品种栽培技术如下。

    一、适种区域。在福建闽东中海拔地区全生育期150天,在低海拔地区全生育期140天。广东、广西可作早稻和二晚稻种植,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中、高海拔地区作一季稻种植,1000米海拔以上宜小面积试栽,长江以北麦收后单季稻种植,长城以北限于少量引种试栽。

    二、株型特征。株高96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矮壮,剑叶向上直挺,分蘖力强,株有效穗12~25穗,穗长20~25厘米,结谷密实,每穗200~230粒,大穗达250粒以上,穗型大小均匀,结实率高达96%以上,千粒重27.5克。山地田一般每667平方米产450千克400千克,肥沃田每667平方米产550千克~600千克,高产栽培达630千克以上。全生长期高抗病虫害。

    三、米质形状。米粒细长形,糙米呈浅红色至暗红色,油光发亮。精米浅粉红色晶莹透明,无腹白、心白,米饭香气浓郁,松软爽口,食味极佳,是红米中米质最好的品种。

    四、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用种1千克~2千克,秧龄期不超过30天。肥沃大田穴插1苗,山地瘠薄田穴插2苗,每667平方米插1.5万丛,插完后浅水灌溉。

    五、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插后6~7天施分蘖肥,用肥量参照普通杂交稻施肥,前期返青分蘖肥施70%,中期孕穗肥施20%,后期抽穗肥施10%。如种植绿色无公害米,应选山区无污染的水源,改用有机肥料加少量的氮、磷、钾化肥。出穗前注意病虫害防治,出穗后尽量不用农药。

    六、水分管理。插后前期田间保持寸水,水温20℃以上,肥水养苗分蘖,以利早生快发。中期看苗晒田,每667平方米保持有效苗数24万~25万株。拔节孕穗到扬花灌浆期,以深水养胎为主,不可断水烤苗。收割前10天断水以保千粒重,保丰产。

    该品种可自选留种,每2年坚持田间选育,选齐、壮植株进行良种繁殖,防止品种化。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