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9天,比对照博优903早熟0.2天。株高101.6厘米,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叶片直立不披垂,穗粒较协调,有包颈现象。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穗长21.3厘米,每穗总粒数138.3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1.6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37.6%,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2.8,垩白米率37%,垩白度6.4%,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8.7公斤,分别比博优903、粳籼89增产4.75%(极显著)、3.66%(极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92.3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2.43%(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6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减产0.8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6月底至7月初播种,宜采用旱育稀植或旱育秧小苗抛栽技术,秧龄25天左右;2、合理密植:每亩插2~2.5万穴,6~7万株基本苗。抛秧每亩大田不少于50盘秧苗;3、肥水管理:亩施农家肥500公斤,碳铵25公斤,磷肥25公斤。栽插后3~5天施返青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插后10~12天亩施分蘖肥尿素7.5公斤,钾肥7.5公斤。水浆管理注意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中等偏上。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