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华稻蝗防治

浏览次数:408
  分布与为害:中华稻蝗属直翅目丝角蝗科,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以成虫和若虫取食稻叶,抽穗后还取食咬伤穗颈、谷粒等,形成白穗、秕谷和缺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44毫米,雌大雄小,黄绿色或黄褐色,复眼灰色,触角褐色丝状,头部两侧复眼后方各有深褐纵纹1条,直达前胸背板后缘。卵长约4毫米,长圆筒形,深黄色,由30多粒斜排成卵块,卵块处包有坚韧胶质物的卵囊。若虫形似成虫,共6龄,称蝗蝻。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卵在田埂或稻田附近荒地的土中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孵化。若虫孵化后常先集中在田边稻株和杂草上取食,3龄后渐向田中间迁移为害。7~8月见成虫。9~10月份产卵。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冬季铲除田埂、沟渠边的草皮,消灭越冬虫源。结合春耕灌水,打捞上浮带卵块的杂物销毁。

  2.药剂防治若虫(蝗蝻)未扩散前多集中在田埂、沟渠边的杂草上,要及时用药。可选用40%乐果乳油每亩用50毫升,或20%杀灭菊酯乳油25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雾。或用4%乙敌粉,或4%敌马粉2千克加细沙土20~25千克拌匀撒施。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