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I优86是本所用自育的新型恢复系R8608(圭630/菲-//丛桂314/IR8608复合杂交后代)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I A于1995年测配选育而成。经1996~1999年连续4a试验、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多抗,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对照汕优64,且制种产量高。
本所以珍汕97A、V20A、优I A、培矮64S等多个不育系为母本,以恢复系R8608多个株系为父本进行测配,1995年从测交F1代中筛选出一个丰产性好、米质较优、抗病性强的籼型中熟杂交组合。1996年参加本所中熟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由于增产显著,综合性状优良,于1997年推荐参加陕西省水稻良种区试中熟组试验,1997~1999年3a区试,均表现高产、米质较优、多抗,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4,定名为I优86。
【特征特性】I优86株型半直,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高105cm左右,叶片长而挺直,主茎叶片15.8叶,弯垂穗型。平均每穗总粒数122粒,实粒数110粒,结实率88%,千粒重27g。在陕西南部全生青期145d,播种至齐穗114d,属籼型中熟杂交稻,比对照种汕优64晚熟2d。抗倒伏能力强,成熟转色好,糙米率80.8%,精米率72.6%,垩白米率56%,透明度1级,垩白度12.8%,粒长6.4mm,碱消值4.8,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227%,蛋白质含量8.3%,米饭洁白,食味优于K优195。据本所植保研究室抗病性鉴定,I优86对穗颈稻瘟抗性为R,明显强于对照汕优64;经人工接菌鉴定,对白叶枯病抗性与对照汕优64相当。
I优86在1996年本所中熟杂交稻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9.24t/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3.3%。1997年在陕西省水稻良种区试中平均产量8.19t/hm2,较对照汕优64增产21.49%,居试验组合第1位;1998年省区试中,I优86平均产量8.08t/hm2,较对照汕优64增产12.11%,列参试组合第2位;1999年在省区试中平均产量8.43t/hm2,较对照汕优64增产11.78%,列参试组合第3位。3a区试平均较对照增产15.37%。I优86在1998年安排的生产示范中,宁强县城关示范种植1.6hm2,平均产量8.7t/hm2,较对照增产28.89%;留坝县东沟乡示范种植13hm2,平均产量8.93t/hm2,较对照增产24.4%;本所示范种植0.3hm2,平均产量7.65t/hm2,较对照增产21.57%。1999年在省水稻区试生产试验中,安康市种子公司试验产量8.1t/hm2,较对照汕优64增产19.44%。该组合已在适宜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培育者】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区及技术】I优86生育期与汕优64相近,因此可在适宜生态区的安全播种期内露地育秧、两段育秧或薄膜覆盖育秧。两段秧双株寄插,密度1.5cm×2.Ocm。大田用种量15.0~22.5kg/hm2,秧龄35~40d。露地秧应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I优86分蘖力较强,穗较大,抗倒伏能力强,因此在争取大穗的基础上,应适当密植。插植密度26.64cm×16.65cm,每公顷插22.5万~25.5万穴,基本苗157万~178万,有利高产。
I优86适宜中上肥力水平种植,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以1.0:1.0:0.5为宜,一般施纯氮150kg/hm2,插植前每公顷以足量有机肥配合纯氮65kg,P2O5和K20各120kg作基肥施入,插后5~7d追施尿素180kg/hm2促分蘖。灌浆期以禾枯灵配合磷酸二氢钾1.5kg/hm2叶面喷施增强叶片功能,以利灌浆结实。严格做好水浆管理,前期浅水促早发,适时晒田,控制分蘖,后期干干湿湿,不可断水过早。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I优86父本为R8608,为籼型中迟熟品种,母本优I A为籼型早熟品种。花期安排以母早父1~2d为宜,根据亲本的播始历期及4a的制种经验,汉中夏制,父本于4月3日进温室两段育秧,母本于5月29日露地育秧,正常年份可保证花期相遇良好。其制种三差值指标:时差56d左右,叶龄差9.51叶,有效积温差489.7℃。在幼穗发育初期开始进行剥检,发现花期不遇及时调节。
母本优I A花期较长,开颖好,分蘖力较强,插植密度13.3cm×13.3cm,每穴插8~10苗。父本R8608分蘖力强,花粉量大,行比宜采用2:16或1:14。父本株行距26.6cm×16.7cm,双本移栽。
为使父本花期延长,增加花粉量,应培育带蘖壮秧。因此父本秧回应施足基肥,精做秧板,重施分蘖肥,施好送嫁肥。大田深耕细把后以有机肥配合氮磷钾肥施足底肥,插后7d适施分蘖肥,促早发。母本优I A应稀播,培育壮秧,并于2,3叶期重施分蘖肥。水浆管理应做到寸水浅插,深水护秧,浅水勤灌;后期保持干干湿湿。
母本优I A对"九二0"较敏感,在母本抽穗10%时轻度割叶,喷施60g/hm2,此后隔1d喷施120g/hm2,再隔1d喷施15g/hm2,以解除包颈。每天10:30~13:30每隔30min用竹杆赶粉1次,提高结实率。
父母本种子在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在分蘖期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1次,重点防治稻粒黑粉病,在母本优I A齐穗时用灭黑灵防治稻粒黑粉病。
严格选择制种隔离区,做好母本秧田及分蘖期去杂,重点进行母本抽穗期去杂去劣,成熟时先收母本,后收父本,严防机械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