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怎样合理配置株行距

浏览次数:4814

    水稻产量要素的构成,首先取决于移栽的基本苗数,在基本苗大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移栽的行株距规格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如植株间的光照和湿度、通风条件以及植株的营养,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会对产量要素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水稻栽插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等行距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同,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方式,简称宽窄行方式。生产实践表明第二种宽行窄株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它是改善光能利用、调节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有效手段。其增产原因有三点:第一,有利于解决穗多粒少的矛盾,宽行窄株能在较高的穗数上提高每穗粒数;第二,宽行窄株提高了群体中个体的整齐度,易取得高产;第三,有利于解决争多穗和密植易倒伏和易生病虫害的矛盾。宽行窄株地上第一、二节间长度比同等密度的其它方式要短,且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所以较抗倒伏,纹枯病较轻,稻飞虱等害虫也较少。一般田块株行距为4×6(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5万丛。稍肥一点的田块,株行距为4×7(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1万丛。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