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联防法防治小麦纹枯病

浏览次数:441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近年来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幼苗发病,在近地表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病斑,后期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成株感病,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并向上部扩展,后期侵入茎壁,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纹枯病将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子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者达30%~40%。

    小麦纹枯病属土传病害,在生产上采用“二期联防法”进行防治,效果较好。二期联防就是播种期药剂处理种子、拔节期喷药防治。

    1.播种期药剂处理:用6%立克秀干拌种衣剂5~10克拌麦种100千克,药效可维持45~60天左右,防治效果在95%以上。但要注意用药不能过量,否则会影响小麦出苗率。

    2.拔节期喷药防治: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0%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每667平方米用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井冈霉素悬浮剂3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以茎基部为主,适当加大用水量,以确保防治效果。

    为减少用药总次数,可视蚜虫、红蜘蛛等虫情一并用药。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