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耕葵粉蚧于80年代末在河北省赵县、满城首先发现以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该虫已在河北省普遍发生,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害虫。由于该虫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发现,尤其大部分农民不认识此虫,从而导致危害加重,严重的造成绝收。
识别危害状: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为主,其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6月中旬末,夏玉米出苗后,卵开始孵化为若虫,而后迁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处和近地面的叶鞘内,进行危害。受害植株茎叶发黄,下部叶片干枯,矮小细弱,降低产量,重者根茎部变粗,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结实。由于若虫群集在根部取食,所以根部有许多小黑点,肿大,根尖发黑腐烂。
识别成虫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3~4.21mm,宽1.4~2.1mm,长椭圆形而稍扁平,两侧缘近似于平行,红褐色,披白色蜡粉。雄成虫体长1.42mm,宽0.27mm,身体纤弱,全体深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