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县小麦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502

    近年来我县常受干旱影响,至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我县自然条件恶劣缺乏灌溉条件,为使自然灾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小,使小麦生产能保产增收,特提出我县小麦抗旱栽培的几点技术要点:       1、旱耕深耕,精细整地。旱地小麦地生育期所需的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水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基础,旱地小麦生产的中心环节是蓄水保墒。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深耕松土,耕深25―30厘米,使土壤疏松,多藏雨水,减少蒸发和流失。早耕的另一优点是利用气温高、水分足来加速翻埋的杂草和残留的茎叶的腐烂。播种前精细整地,使耕层松软,播种后用粗肥覆盖,减少水分蒸发,保墒蓄水,为全苗齐苗壮苗奠定基础。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播种过晚,气温低,土壤墒情差,出苗慢,苗不整齐,苗弱蘖少,成穗也少;播种过早,气温高,水分充足,前期限生长太旺,过多消耗肥水,分蘖早,易受冻害。文山地麦一般在寒露头播种较适宜,最迟不要超过霜降节令。       3、施足基肥,增施种肥。文山县大部分旱地麦干旱缺水,大面积不便追肥,所以施足基肥增施种肥是高产的关键,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3公斤混合后施于土中,播种时再用尿素3公斤或者腐熟的细农家肥作种肥。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覆盖物覆盖,以保温保湿。在小麦生育期间,如遇下雨或下雪结合麦苗长势情况追施分蘖肥或拔节肥,增产效果显著。       4、迎风向条播,适时镇压。采用迎风向种植,即小麦的播种行向与当地主风向垂直播种,可以降低行间风速,减少水分的无效消耗,起到保墒的作用;条播可以增加播种密度,且出苗整齐,达到以苗增穗的目的。采用深播浅盖,行距12―16厘米,播种深度为6厘米左右,盖土3厘米。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幼苗期根据苗情和墒情用小木板进行人工镇压,可使用主茎和大蘖生长暂时受抑制,促进小蘖的生长,从而增加总分蘖数。       5、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小麦的病虫害主要的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防治麦蚜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或吡虫啉10―15克喷雾防治;防治白粉、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毫升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喷雾防治。也可以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进。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