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2002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推广。
主要特征:甘兰型油菜杂交种,幼苗直立,茎绿色,叶片浅绿,花色淡黄,株高124.6厘米,分枝部位50.2厘米,第一次有效分枝数4.3个,主花序有效长度45.0厘米,主花序有效果数39个,结果密度0.87,果身长度6.7厘米,每果粒数24.0粒,千粒重3.4克,种子黑褐色,圆粒。生育日数87天,活动积温1640℃。
主要特性:
丰产性好:1997-1998年小区产量鉴定试验公顷产量2267公斤,比对照品种垦油1号增产14%,1999-2001年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21.2公斤,比对照垦油1号增产14.3%,最高量2500公斤/公顷。
抗性强:抗菌核病能力较强,较耐其它病害,苗期耐早春低温冷害,抗倒伏能力强,比较抗干旱。
品质优良:芥酸含量平均0.51%,硫甙含量平均29.9umol/g,含油量平均43.1%。
栽培方法:早播稀植,保苗30-45万株/公顷,对硼肥比较敏感,土壤中有效硼含量≤0.7ppm时产量降低,一般亩施硼砂300g,或亩喷施速效硼肥100-200g。施N、P、K肥225kg/公顷,N:P:K配比为1:0.4:1。适宜在黑龙江省、内蒙等春油菜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