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油菜黑腐病

浏览次数:446

    油菜黑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叶片染病现黄色“V”字型斑,叶脉黑褐色,叶柄暗绿色水渍状,有时溢有黄色菌脓,病斑扩展致叶片干枯。抽薹后主轴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长条斑,湿度大时溢出大量黄色菌脓,后变黑褐色腐烂,主轴萎缩卷曲,角果干秕或枯死。角果染病 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斑,稍凹陷,种子上生油浸状褐色斑,局限在表皮上。该病可致根、茎、维管束变黑,后期部分或全株枯萎。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Pammal) Dowson 称油菜黄单胞菌油菜致病变(十字花科蔬菜黑腐致病变种),属细菌。异名 X.campestris (Pammal) Dowson。菌体杆状,大小0.7-3.0×0.4-0.5(μm),极生单鞭毛,无芽孢,具荚膜,菌体单生或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初呈淡黄色,后变腊黄色,边缘完整,略凸起,薄或平滑,具光泽,老龄菌落边缘呈放射状。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39℃,最低5℃,致死温度51℃经10分钟,耐酸碱度范围pH6.1-6.8,pH6.4最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种子上或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内及采种株上越冬。如播带病种子,幼苗出土时依附在子叶上的病菌从子叶边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成株叶片染病,病原细菌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再迅速进入维管束,引起叶片发病,再从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引致系统侵染。采种株染病,细菌由果责任上维管束侵入,进入种子皮层或经荚皮的维管束进入种脐,致种内带菌。此外也可随病残体碎片混入或附着在种子上,致种外带菌,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8个月,成为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生长期主要通过病株、肥料、风雨或农具等传播蔓延。 

  一般与十字花科连作, 或高温多雨天气及高湿条件,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菌侵入而发病。平均气温15℃时开始发病,15-58℃发病重,气温低于8℃停止发病,降雨20-30mm以上发病呈上升趋势,光照少发病重。此外,肥水管理不当,植株徒长或早衰,寄主处于感病阶段,害虫猖獗或暴风雨频繁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3)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4)种子消毒 100ml水中加入0.6ml醋酸、2.9ml硫酸锌溶解后温度控制在39℃,浸种20分种,冲洗3分钟后晾干播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种,冲洗后晾干播种;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预防苗期黑腐病的发生。此外还可用农抗751杀菌剂100倍液15ml浸拌200g种子,吸附后阴干;或每kg种子用漂白粉10-20g加少量水,将种子拌匀后,放入容器内封存16小时。均能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上携带的黑腐病菌。(5)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不宜过早,合理浇水,适期蹲苗,注意减少伤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6)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500倍液或新植霉素100-200mg/kg、氯霉素50-100mg/kg、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