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抗性蚜虫防治技术

浏览次数:757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

    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月中旬,伏蚜7月中旬~8月中旬,每年繁殖10~20代。近年来在我国棉花主产区上升为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防治技术 

    ①防治指标:

    棉花苗期蚜虫防治指标: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百株蚜量1000~1500头时防治;4~8叶卷叶率为20%~30%,百株蚜量2000~4000头时防治。棉花伏蚜防治指标:蕾期卷叶株率20%~30%,百株蚜量1万头。花铃期百株上、中、下三叶蚜量1.3万头,中部出现零星油点株率3%以上时防治。

    ②化学防治:当棉蚜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后,使用以下农药,均匀细致喷雾。可用西安鼎盛出品的红蝎子牌30%啶虫咪8000~10000倍液喷雾或蚜净2000~3000倍液喷雾。若伏蚜抗性较大宜选用红蝎子10000倍液加亮剑牌2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经试验,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控制盲蝽蟓、棉铃虫等多种害虫。配合喷施西安瑞特生产的棉多收叶面肥,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质量和产量。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