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育出世界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小麦新品种

浏览次数:307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培育出了春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过去两年,这一新品种在甘肃已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为甘肃增产粮食近亿公斤。 

    近日,“‘陇辐2号’小麦示范推广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据介绍,这一小麦新品种是目前世界上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的小麦品种。为培育这一新品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0多位研究人员共花了6年时间。2005年至2006年间,他们开始进行示范推广,目前在甘肃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为甘肃增产粮食达9900多万公斤,新增产值达1.7亿多元。

    据参与“陇辐2号”培育的研究人员介绍,重离子辐照诱变选育小麦新品种,是应用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离子束,对选择的亲本小麦品种进行定点、定位、定剂量的辐照,使品种基因产生变异,再从辐照后的第一代中选择优良变异突变体,然后利用系谱法选择合适的优良稳定株系,最后经过试验,提供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

    在示范推广过程中,这一春小麦新品种表现出了高产、抗干热风、锈病等优良性状,其生产的面粉粉白、口感好,蛋白质、面筋含量高。据介绍,在甘肃示范推广中,“陇辐2号”平均亩产达500公斤-530公斤,与当前较好的一些小麦新品种相比,产量高出70公斤左右。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