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次数:399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为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小麦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40%-50%甚至绝产失收。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至地表2-20厘米处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4月上、中旬小麦孕穗时,上升到土表层的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选择已抽穗而未开花的麦穗产卵,5月上、中旬小麦灌浆时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小麦颖壳内生活15-20天老熟,并在籽粒内完成3个龄期的发育,小麦成熟时,老熟幼虫入土,完成一个世代。
  
  防治方法: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贯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以蛹期防治为主”的原则。
  
  1.蛹期(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防治:每亩3%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或者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兑水2千克,拌细土(细沙土、细炉灰渣均可)25-30千克,顺麦垄均匀撒施,以杀死上升至地表的幼虫和蛹;施药后及时浇水或中耕,可提高防治效果,并兼治麦蚜、麦蜘蛛等害虫。
  
  2.成虫期(小麦灌浆期)防治:每亩用4.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兑水40千克喷施,可兼治麦蚜、粘虫和麦叶蜂。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