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山药斑枯病

浏览次数:638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生褐色小点,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6―10mm,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情严重的,病叶干枯,全株枯死。该病秋季发生较普遍。

    病原 Septoria dioscoreae J.K.Bai §Lu称薯蓣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生于叶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外露,器壁膜质暗褐色,大小90一144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状,近圆柱形,正直或略弯曲,宽窄不一,无色,透明,具隔膜2―14个,基部钝圆形,顶端较钝,大小60、70×4―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该病苗期和秋季发生较普遍。

    防治方法 参见山药炭疽病。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