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大豆新品种绥农2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浏览次数:463
    绥农2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丰产型大豆新品种,于2006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选育经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1995年以绥农4号为母本,以(绥93-681×吉林27)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同年冬在海南种F1代;1996年在所内种F2代,同年冬在海南种F3代;1997年在所内种F4代;1998年在所内种F5代14行。其中代号为98-336(系统代号9546-9、10-3-混-1)被决选,1999~2000年在所内参加鉴定试验,2001年参加全省预备试验,2002~2003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以鉴定其品质和产量,2004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

    该品系属北方春大豆,开花期早,熟期早,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左右。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直立枝株生长习性,秆强抗倒,株型收敛,无限结荚习性。抗灰斑病、霜霉病,中抗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中抗豆荚螟。紫色胚轴,紫花,叶片是三出复叶、披针形、浓绿,具有落叶性,茸毛灰色。主茎节数中等,单株荚数多。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不炸荚。种子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不裂皮,种脐浅黄色,子叶黄色,百粒重21g左右。粗蛋白含量40.08%,粗脂肪含量20.07%。

    3 增产效果

    1999~200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585.4kg,比黑农37增产10.3%。2001年省里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951.21kg,比绥农10号增产14.55%;2002~2004三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53.1kg,比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9.3%;2005年全省6点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99.3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8.7%。

    4 适应区域及栽培要点

    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大部地区。

    4.1 种子及其处理 在播种前先用选种机清选,而后用人工剔除病粒。

    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12%以上。种子在播前都用大豆种衣剂4号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种子量=1∶100)。

    4.2 耕作整地 秋翻和耕深松,耕翻深度18~20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翻耙后,秋起垄,并结合起垄深施农肥。起成笔直的65二垄,垄沟到垄台的高度为15~18cm。

    4.3 施肥 底肥施有机农肥15t/公顷,以上结合整地和起垄一次施入。种肥实施垄底侧深施肥,施磷酸二铵120kg/公顷左右、硫酸钾80kg/公顷左右、尿素40kg/公顷左右。种肥要深施于种下5cm处以免烧种。在大豆初花期用尿素10kg/公顷,加磷酸二氢钾1.5kg/公顷,溶于500kg水中进行喷施。有条件的还可加入硼钼微肥喷施。

    4.4 播种 播种在5月1~10日播种为宜。用垄上双条精量点播机播种。垄距50~70cm,垄上单条株距12cm,保苗株数为30万株/公顷左右,播量55kg/公顷,起垄镇压后播深3~5cm。

    4.5 田间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封闭除草,用乙草胺、田得剂等加适量水喷雾。生育期内3铲3趟,秋后拔1次大草,达到田间基本无大草。苗期用氧化乐果0.5kg/公顷加适量水叶喷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开花期和结荚期喷施敌敌畏防治食叶害虫。8月上旬鼓粒期用 80%敌敌畏乳油(1.5~2.0kg/公顷)浸泡粉笔头薰蒸防治食心虫。

    4.6 收获 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圆时开始收获。割茬要低,不留底荚和丢枝。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