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猪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与对策

浏览次数:171
  在农村地区,养猪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项目,但笔者在农村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发现,部分农户所饲养的猪免疫接种后,仍然患相应的传染病,导致养猪经济效益不高,甚至亏本。为此笔者就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各种因素和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介绍如下。 
   
  1免疫程序不合理 
   
  1.1原因任何一种传染病疫苗,都有其独特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由该地区疫情、疫苗类型及免疫效力、动物的母源抗体水平、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等因素决定。有些防疫员没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认为一种疾病只要接种一次该病的疫苗即可,不知道有些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2次以上,才能达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也有些猪场或养殖大户,相同疫苗注射过频,不知道疫苗接种间隔期,免疫系统频繁接受刺激扰乱了免疫应答程序,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1.2对策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免疫。以猪瘟免疫为例,一般来说,在无猪瘟流行地区,仔猪于60日龄1次免疫接种2头份剂量,维持至出栏;猪瘟疫情少,污染程度小的地区,以2次免疫为宜,即21~25日龄首免2头份剂量,61~65日龄二免3~4头份剂量,1年内不再重复注射;在猪瘟常发地区,采用超前免疫的办法,即在仔猪出生后,吮初乳前注射1次疫苗,注射后间隔1.5~2h才让仔猪吮吸初乳,到6l~65日龄时,再按3~4头份剂量加强免疫1次;母猪每次配种前7~10d免疫1次,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 
   
  2疫苗质量不合格 
   
  2.1疫苗本身质量差 

  2.1.1原因。疫苗出厂前虽经严格检验仍免不了有个别污染苗、失真空苗未被检出。而防疫员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用前没有检查,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1.2对策。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生产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兽医防疫员使用疫苗免疫前,首先要对疫苗从外观、疫苗失真空、疫苗内杂质异物和瓶子破裂等情况进行检查,有问题的疫苗严禁使用。 

  2.2疫苗保存温度不当 

  2.2.1原因。一般来说,凡是疫苗都要求在低温下保存,而且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期亦有不同,如猪瘟苗,从制造日期起,于-15℃冷冻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在1~8℃环境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在8~25℃环境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0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在4~10℃冷暗保存,有效期为1年;猪链球菌疫苗,在2~8℃保存,有效期为1年。而有的基层防疫员到没有冷藏设备保存的个体兽药经销户买疫苗;有的虽然到有冷藏设备的乡镇动物防疫部门购买或领取,但没有带保温瓶或保温箱,途中遭受高温的影响,取回后暂时不用;有的没有把疫苗放在冰箱内,长时间堆积在室内地上。这些都会使疫苗效价自然降低或失效。 

  2.2.2对策。动物防疫部门和养殖户都要按照疫苗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3使用失效期的疫苗 

  2.3.1原因。有的基层个体兽医防疫员由于利益的驱使常购回失效期或快到失效期的疫苗,给猪注射这些失效或效价低的疫苗,免疫猪仍然易发生相应的传染病。 

  2.3.2对策。到国家有关指定部门购买疫苗或具有有关资质的门市部购买疫苗。 
   
  3免疫技术不过关 
   
  3.1消毒不严 

  3.1.1原因。在生猪防疫中,相当部分防疫员不按照免疫操作规范,对注射部位很少消毒;也不按要求消毒器械,有时注射器和针头仅用开水,甚至冷水冲洗一下;有的不按要求更换针头,l枚针头注射到底。若遇潜伏期的病猪,不但使针头带毒传播疾病,而且还会造成整瓶稀释苗污染,使防疫注射变成带毒或带菌感染。
 
  3.1.2对策。县、乡业务部门要加强乡村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强化无菌观念,配备足够的防疫器械,保证防疫所需药械。防疫员在注射疫苗时要对所用器械和注射部位严格消毒,最好1头猪更换1枚针头。 

  3.2消毒药品使用不当 

  3.2.1原因。防疫注射时,个别防疫员往往只用碘酊消毒术部而不用酒精脱碘,或应用过多的5%碘酊消毒,碘酊未自然干燥就急忙注射疫苗,使疫苗与碘酊接触,造成疫苗变质失去免疫力。 

  3.2.2对策。涂抹碘酊消毒注射部位时,一定要用75%的酒精脱碘,或不宜涂过多,避免注射时由针头带入,影响疫苗效力。 

  3.3疫苗接种剂量不足 

  3.3.1原因。免疫时只有足量的疫苗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但给猪预防接种时,有的防疫员怕针头折断,采用不符型号的针头,如用又粗又短的16号针头注苗;还有的防疫员自以为技术熟练,注射猪不保定,采用“飞针”;有的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疫苗剂量忽多忽少。这些易导致疫苗外溢,进入猪体内的剂量不足,从而使抗原量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3.3.2对策。防疫注射时,宜采用12号针头,不宜用粗短的16号针头;注射器定量控制要准确;注苗时要保定猪只,推针稍慢一点,禁打“飞针”。 
   
  4机体潜伏期感染 
   
  4.1原因有的猪感染某种疾病后,处于潜伏阶段,没有表现临床症状,若此时给这些假定健康猪注苗,会出现严重反应,造成免疫后短期内发病,继而死亡。猪接种疫苗后,一般短的需要5~7d,长的要10~15d才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而尚未产生免疫力之前的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就会导致相应的疫病发生,造成免疫无效或猪只死亡。 

  4.2对策在接种疫苗前,对猪群的健康进行检查,凡体温升高的都要立即隔离观察,不能注苗;对体温正常的,按规定注苗。对注苗后,未产生免疫力之前的猪群,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观察猪群动态,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5个体困素 
   
  5.1原因猪患某种疾病,营养不良,体质差,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不敏感,应答反应弱,均会影响机体的抗体合成,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5.2对策注射疫苗时,应详细观察,对有猪瘟以外其他疾病的猪,食欲不振,体质瘦弱、贫血的猪,均不要注射,待身体康复后再补注。对已知营养缺乏的猪或注苗后的猪,要补充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样才能提高和保证疫苗接种的应有效果。 
   
  6不重视综合性防治 
   
  6.1原因预防接种是控制猪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途径,但是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综合性防制措施。有的防疫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往往认为只要猪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对传染病猪不进行隔离、封锁,让其在场内外自由活动;有的在场内随意宰杀病死猪;有的把病死猪抛于场外,给猪、猫、老鼠撕咬,或丢入河里、池塘内,污染水源;有的猪场,所养的猪因传染病死后,周围环境和栏舍不经消毒处理,又购进新猪,造成新猪感染同样的疾病。
 
  6.2对策要防止免疫失败,除了按免疫程序注射相应的疫苗外,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科学饲养,确保猪健康生长,建立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检疫,猪场内外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杀灭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体侵入猪群;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果断地决定处理意见,将疫情扼杀在萌芽之中。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