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的死亡的预防

浏览次数:281
基建:刚建好的猪场不能立即进猪,应该等墙体水泥完全凝固后,用酸性消毒液消毒2次再进猪。倘若急着进猪,此时水泥没有完全凝固,碱性也太大,猪蹄将被腐蚀,造成猪的蹄裂。此外水泥地不能太滑,否则猪站立困难,容易劈腿,同时地面不能太粗糙,以免引起蹄叶炎或关节肿大。

用人:有些猪场为节约成本,而不设专门的兽医人员。一旦疾病流行又盲目使用大量药物,造成医药费较高。再者饲养工人素质低,殊不知养猪这个行业也是高科技产业,一定要用高素质人才,还要调动好职工的积极性。

用药方面存在误区

误区一:对抗生素过分依赖,很多畜禽养殖户误以为抗生素“包治百病”,还能作为预防性用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达到增强畜禽抗病能力,提高增重速率的目的。有些猪场不敢停药,怕一停药就会闹病,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用多了也会起反作用,应该有规律的定期投药。

误区二:不少养殖户喜欢盲目追求时髦,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也各不相同。其实抗生素并无高级与低级、新和旧之分,要做到正确诊断畜禽的疾病,对症下药,就要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与低级”的错误想法。

误区三: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2天就停药。

误区四:不适时更换新药。许多用户使用某种药物治愈了疾病后,对这种药物反复使用,而忽略了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此外一种药物的保健量和预防量是有所区别的,不能针对某种用量,一用到底。

误区五:用药量不足或加大用量。现在许多兽药厂生产的兽药,其说明书上的用量用法大部分是按每袋拌多少公斤料或兑多少水。有些养殖户忽视了畜禽发病后,一般情况下采食量、饮水量要下降,如果按下降后的采食量计算药量,结果是人为造成用药量不足,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造成耐药性的提高。再者另一些做法是无论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

误区六:盲目搭配用药。不论什么疾病,不清楚药理药效,多种药物胡乱搭配使用。

误区七:盲目使用原粉。每一种成品药都经过了科学的加工,大部分由主药、增效剂、助溶剂、稳定剂组成,使用效果较好,而现在五花八门的原粉摆上了商家的柜台,并误导养殖户说“原粉纯度高,效果好”。原粉多无使用说明,养殖户对其用途不很明确,这样造成近些年的原粉滥用现象。另外现在一些兽药厂家为了赶潮流,其产品主要成分的说明中不用中文或中英文对照而仅用英文,养殖户懂英文者甚少,常常造成同类药物重复使用,这样不仅用药浪费,而且常出现药物中毒。

误区八:益生素和抗生素一同使用。益生素是活菌,会被抗生素杀死,造成两种药效果都不好。

疫苗

1.疫苗需求量统计不准确,进货过多,超过有效期。

2.保存温度高,虽在有效期内,但已失效,仍不丢弃。

3.供电不正常,无应急措施,疫苗反复冻融。

4.管理混乱,疫苗保存不归类,活苗与灭活苗放一块,该保鲜的却冰冻。

5.运输过程中无冰块保温,高温下时间过长,有的运输时未包好,受紫外线照射。

6.稀释疫苗,用凉开水稀释,殊不知它们都直接影响疫苗的活性,最好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7.疫苗稀释后放置的时间过长,导致疫苗滴度低。

8.使用剂量不准确,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造成免疫麻痹。

9.使用活苗的同时,又对饲料添加抗菌药。

生物安全

很多猪场对消毒认识不够,认为消毒看不出效果,消不消一样,有的在走形式,我们应该把消毒这个环节重视起来,它关系到猪场的安全,消毒是切断外界病原向场内传播和切断猪和猪之间传播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饲料

1.公猪喂母猪料,因为公猪料销量少,有的饲料厂没有公猪料就让公猪吃母猪料,造成公猪精子活力降低。

2.小规模猪场经常对母猪在哺乳期用妊娠料,这样造成了母猪奶水少,断奶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3.没有按饲料公司提供的配方使用,随意更改饲料配方。

4.饲料湿喂,夏天可能造成霉菌中毒及蚊蝇增多,进而加速了疾病的传播。冬天饲料温度低,造成猪只大量消耗体能。

5.采取自由采食时,饲槽底部饲料未吃完又添上新的料,时间久了底部饲料会发霉变质。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