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浏览次数:479
    养鹅业要实现产业化,迫切需要有养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带动、指导、扶持农民从事养鹅生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具备足够的规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则是必经之路。

    1 配套设施

    1.1 生产场地的规划 集约化饲养可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圈养或舍饲的饲养方式。生产场地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造实用和功能齐全的种鹅场,包括育雏舍、育成舍、种鹅舍、水上运动场、粪池、尸池,以及其他需要的配套设施(如实验室、隔离舍等),同时配备各种生产用具。规划时,首先应注意有利于防疫的布局,各生产功能区和全场围护结构及防疫设施应齐全,最好选择有自然隔离防疫条件的场址,建造围墙或种植防护林带,配备出入口消毒设施(消毒池、消毒室等)。建造鹅舍时应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鹅舍一般应依水而建,座向需朝南或东南向;墙体可只建墙基,高度60cm左右,再围上活动防寒布,即可达到上述目的。

    1.2 种草养鹅 规模化、集约化养鹅时数量多,仅靠野生牧草无法满足其需要,并且其卫生及质量也无保证。因此,应根据饲养规模种植适合鹅食用的牧草,如秋季种植黑麦草可供留种雏鹅和种鹅食用,而夏季则适宜种植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草、象草等供后备鹅和种鹅食用。一般牧草产量75~125t/公顷,5~8t牧草可喂100只以上种鹅;而种植黑麦草在管理良好和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可收割4~5次,一个生产年度中有计划地进行合理分批饲养,平均每亩(1/15公顷)可供300只左右的种雏鹅食用。

    2 饲养管理

    2.1 种鹅生长期的培育 10周龄以前为种鹅的生长期,其培育过程虽与肉鹅的饲养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肉鹅强调生长速度以达到尽快上市的目的,而种用雏鹅则必须培育成具有较好繁殖力、适合于种用的体况。将春孵鹅留为种用,性成熟时间为6~7个月,种鹅刚好在9月初约为220~240日龄时开产。此时留种,正值气温适宜,青料丰富,为雏鹅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生产成本较低,春孵鹅本身及其后代的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均表现较好。

    育雏前期(3周龄内)采用网上饲养效果较好,卫生条件、成活率、饲养密度、育雏舍利用率、生产成本等都优于地面饲养。3周龄后雏鹅各系统机能有所提高时可采用地面饲养,在中雏期应铺上垫料。进雏前应准备好育雏舍,包括全面消毒,配齐工具、饲料、保温设施等,并在进雏前试温。

    为保证种鹅质量和育雏成绩,必须严格选择留种雏鹅,把好第一关。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的健雏,出壳时间要正常,活力好,眼有神,被毛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握在手中挣扎有力,感觉有弹性。一般雏鹅比种鹅计划多留20%左右,以供选择,公母比例为1∶4。

    留种雏鹅应尽快运至育雏舍,进行初次饮水调教,俗称开饮。第1周饮水中需加入复合维生素,必要时加入抗菌药物。刚出壳雏鹅可用全价配合雏鹅料撒在垫布上任其采食,第2日起在饲料中混入适量青料投喂,牧草切成0.2~0.5cm长,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放长牧草长度和增加青料量。

    根据鹅的生长规律,舍饲鹅在4~5周龄,放牧鹅在6~7周龄的日增重最高,达到生长高峰。营养水平对其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前期生长较快必须供给足量和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使其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中后期是羽毛和骨架迅速生长阶段,第6周时,当主翼羽长至3.3cm后,容易向外翘出,成熟后影响配种,此时应适当控制日粮,防止主翼羽生长过度,精料控制在200g/(只?天)左右。7周龄时腹部新羽长齐可不用垫料,8周龄起加大精料量,尽快促进新羽生长,机体得到充分发育,满足选种需要。

    2.2 后备鹅的饲养管理 饲养至11周龄,鹅群新羽基本长齐,进行第二次选种。选择健康、生长发育快、体型巨大匀称、外貌特征符合品种特征的留种。体型、体重大,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是肉用种鹅选择的重要指标。留种数量在符合品种特征的基础上多留10%左右,以供第3次选种。同时公母分群饲养,以后公鹅在各个饲养阶段要投喂的精料比母鹅多出10%~20%,使公鹅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况,以保证其体成熟和性成熟,提高配种能力。12周龄时,鹅群进行第2次换羽,需1个月左右。在换羽期至限饲期这一阶段,后备鹅骨架、被羽等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体重继续增加,仍有较高的营养需求,但又不能投喂过量的日粮,以免导致过肥、早熟、浪费饲料。11周龄逐步减少精料量至250g/(只?天)左右,混合粗料,包括青料和谷壳,早晚各喂1次。部分谷壳作为填充料,使鹅吃饱,扩大消化道容积,训练其耐粗饲能力,为进入限饲期做准备。

    第2次换羽基本完成时,即100~120日龄,后备鹅进入限饲期,这是保证种鹅保持较高繁殖力的关键环节。限饲目的是控制后备鹅的生长,使体重轻度下降,抑制体脂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同时也促进生殖系统的充分发育,改善原来个体间发育的差异,使鹅群能够同步发育,适时整齐开产。限饲方法主要有:一种以放牧为主,在草质良好的牧地少补或不补精料,视具体情况而定;另一种是舍饲,每日2次,上午投饲牧草,下午投饲配合日粮(精料混合谷壳而成),精料用1周时间过渡到140~150g/(只?天),再配人谷壳作为填料喂饱,谷壳为精料量60%左右。无论采取何种限饲方法,每周末必须分析限饲效果,调整下周饲养计划。限饲要彻底而不过度,防止体重过度下降出现不良作用和死、淘鹅过多。限饲期间应注意观察鹅群,如出现呆立、颈弯、翅下垂、体重过轻的个别弱鹅,需及时挑出精心喂养至恢复后放回大群或及时淘汰。一般在限饲末期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拔出主翼羽、副主翼羽、尾羽和腋下羽毛,促进第3次换羽整齐进行,提高开产时的整齐度。夏至和小暑时节分别对公母鹅强制换羽,约170~180日龄。拔羽前根据限饲效果,有时需继续减少补料量甚至停喂1周使羽毛枯萎。强制换羽后,逐渐增加补料量,促进新羽生长,恢复体质。做法是将配合日粮中精料含量提高以及将精料改为含粗蛋白14%~15%、代谢能10.9~11.3MJ/kg的种鹅料。

    2.3 种鹅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种鹅繁殖力的重要保证。后备鹅饲养至预产期,发育充分、体质健壮、被毛密实有光泽、第二性征明显,有利于第3次选种和产前定群。入选种公鹅是否优秀,对于种蛋受精率起决定性作用。优秀公鹅表现昂首阔步、叫声洪亮、头大额宽、肉瘤发达端正、喙不过长、眼有神、颈粗大、体大健壮、体躯呈方形,各部匀称、胫长、脚粗大且间距宽;母鹅表现母性好、温驯、体态丰满、面部清秀、颈不过短、胸深腰腹阔、被毛紧密有光泽。将入选种鹅分成每群120只左右,饲养效果较好,又便于管理,公母比为1∶5~6。

    种鹅饲养方式为日喂2次的配合日粮,种鹅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6%~17%,代谢能11.3MJ/kg左右。日粮精料增至250~300g/(只?天);公鹅料300~350g/(只?天)。

    种鹅每年产3~4巢蛋,当种鹅群在每巢的产蛋高峰时,因产完一巢蛋的抱窝鹅增多,采食量下降至200~220g/(只?天),此时应减少投料量,随着醒抱鹅的增多而逐步恢复投料量。

    产蛋期间,缩短母鹅就巢时间对提高产蛋量有明显作用。当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将其隔离1~2周,只供给饮水和青料,判断其醒抱后,前3天喂少量配合粮,使其恢复消化功能再放回大群。

    2.4 休产期的饲养管理 种鹅产蛋期为7~8个月,饲养至翌年4月下旬时母鹅开始停产,公鹅配种能力降低,受精率下降,羽毛枯萎,进入休产期。此期的饲养目的是消耗母鹅体脂和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和淘汰种鹅,补充后备鹅。在最后一巢的产蛋高峰后,需减少配合日粮的精料含量。至4月底产蛋完全停止,精料含量减至140~150g/(只?天),只投喂1次配合日粮,以放牧或投饲牧草为主。

    2.5 日常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5.1 保持种鹅生产场地的清洁卫生,至少每天应清粪1次。

    2.5.2 放牧和舍饲投喂时,应在早晨和傍晚鹅采食积极性较好时进行。投喂时应有足够的槽位,使鹅采食均匀。

    2.5.3 雏鹅防寒保暖时应兼顾通风换气,并在14~21日龄左右教其洗浴。

    2.5.4 后备鹅限饲期体质相对较差,应注意加强管理,防止中暑、雨淋等应激。

    2.5.5 种鹅配种时多在早晨和傍晚于水中进行,因此应为其提供有利时机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注意公鹅的配种能力,发现个别下降时及时采取措施或更换。

    2.5.6 为保证种蛋受精率和减少污染,应勤捡蛋,捡蛋次数4~5次/日。

    3 疫病防治

    疫病的防治与饲养管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直接影响种鹅饲养管理的效果。种鹅场需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格地实施各项常规防疫措施,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密切注意疫病流行动态,真正做到防重于治。对鹅影响大的主要是几种传染病: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在行业中已得到有效控制,在1日龄接种抗小鹅瘟血清0.5ml/只,14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1羽份/只,开产前接种中毒疫苗2~3羽份/只;在20~30日龄接种鹅副黏病毒疫苗1羽份/只,开产前接种2~3羽份;在2~4周龄接种禽流感疫苗0.5ml/只,每3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每次1ml/只。大肠杆菌病在目前虽较棘手,但它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疫病防治措施,发病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