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浏览次数:340
    2003年8月份,我县某养羊场饲养的小尾寒羊出现以精神沉郁,易疲劳,逐渐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面部、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该场曾按前胃弛缓、焦虫病等疾病治疗,无明显效果,先后死亡6只,后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并迅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治愈了病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1 发病情况

    该羊场系新建羊场,2003年5月份自山东省梁山县购进小尾寒羊180只。采取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一般在沟渠边放牧,8月3日出现第1只有临床症状的病羊,8月15日发病羊已达10只,至8月30日确诊,已发病22只,其中死亡6只。

    2 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或正常,食欲减退或废绝,面部、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腹泻或排黏液血便,全身颤抖。肝区压痛明显,黄疸,贫血,黏膜苍白。被毛粗乱,步行缓慢或离群呆立。危重病羊常在3~6日内死亡。

    3 剖检变化

    对病死羊只剖检发现腹腔积液,肝肿大,肝组织上有淡白色索状瘢痕。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充满虫体和污浊稠厚棕褐色的黏性液体。虫体棕白色,呈扁平叶片状,前宽后窄。

    4 实验室检验

    从病羊直肠采取粪便5~10g,加水调匀,使成1∶20的混合液,用尼龙网筛过滤,滤液静置10~15分钟,倾去上层液体,然后再加水搅匀,沉淀静置5~8分钟,倾去上层液体,反复水洗3~4次,吸取沉淀物,用低倍镜观察,见有许多椭圆形、淡黄色一端有盖的虫卵。

    5 治疗

    隔离病羊,病羊污染的饲料、垫草集中堆集发酵或焚烧。病羊曾用市售的兽用丙硫苯咪唑治疗,无明显疗效,后改用市售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ml∶0.5g)按每千克体重0.1~0.2ml注射后,除2只极度衰弱的死亡,其余的14只病羊均痊愈。同时对同场羊只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进行预防性给药,未再发生新的病例。

    6 预防

    6.1 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一般可在春季和秋末冬初进行两次预防性投药,可选用硝氯酚(拜耳9015)、氯氰碘柳胺钠、三氯苯唑(肝蛭净)等药物。

    6.2 消灭中间宿主。在放牧地要经常性灭螺,可用200mg/kg硫酸铜溶液喷洒牧场,以杀灭椎实螺。

    6.3 选择适宜的牧地放牧,注意饮水卫生。不在有螺的沼泽和低洼污水地放牧。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卫生。

    6.4 搞好圈舍卫生,处理好粪便。每日清扫圈舍,羊粪及垫草处集中起来堆集发酵,利用生物热杀灭虫卵。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