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种越冬如何降低死亡率

浏览次数:0

鱼本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好坏是越冬成活率的关键。在低温情况下,肌肉中的脂肪是被消耗的主要能量源。因此,肥满度低、前期脂肪沉积不足等引起养殖鱼类体质差会出现越冬障碍。鱼体健康状况主要决定于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和病原之间的博弈。在越冬期间,最容易出现因拉网后鱼体机械损伤而继发感染水霉以及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越冬时养殖水体状况:如果养殖水位太低,水体的保温能力就差,因此,提倡深水越冬较好;一般而言,相对于淡水鱼而言,海水鱼对低温更敏感,可能是海水鱼类越冬的第一限制性因子。

池塘本身情况:新挖池塘的水不肥,产氧能力就差一些;老化池塘有机物多,耗氧也大,皆会引起水体缺氧或溶氧不足。连续阴天和下雪天均会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中溶氧较低;放养密度过大或者野杂鱼过多、耗氧过大等都会大大提高水体欠氧或缺氧的可能。

水体光照度:不同的冰类型对冰下光照度有影响:明冰透光率30%以上,乌冰10%左右,雪覆盖750px厚的冰下透光率不足1%。因此,下雪以及水面被冰覆盖均会影响水体光照度,进而降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相较浮游植物含量较多的水体而言,含浮游动物较多的水体更易出现缺氧死亡。

如果在越冬前未加强鱼的营养或者停食过早(普遍现象),使鱼不能达到适宜的肥满度,不具备良好的体质基础,从而不能为越冬提供较为坚固的体能充实的防线;另一方面,拉网不慎后鱼体机械损伤不及时处理(普遍现象)或者未定期杀虫,也会引发水霉和寄生虫相关疾病的发生。

在水温方面,没有保持较高的水位、换水时忽略温差高于3℃、在不适当时间时开启增氧机等均可能降低水温,导致鱼体被冻伤或冻死。

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鱼儿饥饿对于体重的影响要大于低温,在越冬期间持续或间断性摄食的鱼类体重有所增加,而没有喂食的鱼类体重显着减少,说明冬季鱼体重的下降更多是受到饥饿的影响。

相比较饥饿而言,温度对越冬鱼类体重的影响表现在,冬季还可摄食的鱼,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物的转化效率上,不管是连续投喂还是间断性投喂,鱼类冬天的饵料转化率都很低。

另有研究表明:肥满度的变化与鱼体体重的变化非常相似,越冬期间肥满度不断减小,并且在越冬初期的紧张期和适应期尤为显着,但在此后的越冬过程中,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在越冬期间,鱼体体重的变化在越冬初期下降最明显,越冬后期下降趋势放缓。

鱼体机体组成的变化:鱼类越冬的适应过程表现在鱼体组成的变化为在越冬结束时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显著上升,鱼体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和糖原显著减少,肌肉和肝脏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鱼体脂肪酸的不饱和性增高。

由于越冬期间鱼体停食或减食且体内能源物质不断消耗,使饥饿鱼体代谢的一些内源性物质被水取代,导致含水量和灰分含量逐渐上升。鱼的肌肉水分含量随越冬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越冬过程中肌肉组织的一些营养物质被消耗。

越冬期间,鱼类动用机体贮存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作为主要贮能物质的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在越冬过程中将会不同程度地被消耗。在越冬开始的过程中,温度这个因子的变化对鱼体施加了影响,从而改变了其代谢水平,尤其在初期,鱼类为了应对并适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将会加大能量的消耗,因此相应的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越冬过程中,鱼类在受到低温和饥饿的双重压力下,在初期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此后只能不断通过消耗鱼体自身储存的脂肪、糖原、蛋白质等能源物质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

水质和水深

在北方应尽量保证越冬池不冻水层在1米(1.5米最好)以上。由于越冬池在长期的封冻期中,池水可能有渗漏,因此,要注意越冬池的水位变化,及时采取补水措施,使越冬池水保持在一定水深的范围之内;在南方,水的深度也要在1米以上,促使水体自身产生“冷热分层”,以宜于鱼儿自动寻觅在“热”层水体中过冬。

鱼类越冬用水不宜全部使用原塘老水,也不宜全部使用新水(因新水一般较瘦没有肥度),最好的办法是老水+新水,水中保持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利用水(冰)下光合作用,补充水中一定的氧气,还可以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死亡的主要原因

鱼体质差:通常规格大的鱼苗(种)和体质好的苗种,越冬成活率就高。体质弱的苗种本身含脂肪和蛋白量均低下,不足以支撑越冬期间的体能消耗,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特别是因管理不善或者气候暴寒而加大体能消耗所造成的体质亏虚,导致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就差,染病机会增加,因此就会引起鱼的死亡。

鱼病:如果苗种场捕网技术不精或者网具粗糙,会造成苗种受伤(机械损伤)或者体质不佳,在越冬期间常会感染水霉、竖鳞病或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寄生虫,某些病毒性鱼病,如鲤春病等在冬末、初春时亦有发生。导致越冬鱼类的死亡,尤以春季融冰前后其发病率较高。

越冬鱼池中对苗种危害较大的是小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是冷水性藻类,大量繁殖就会产生毒素,使苗种出现类似浮头症状,常使鱼种大批死亡。

缺氧:因缺氧造成越冬死鱼的现象也有出现,其原因大致有:扫雪不及时或面积过小,透光性差;水体清瘦、缺肥;浮游动物过多;水质过肥、水质老化坏水;水位太浅等。

低温:在越冬水体过浅时,当水温降至0.5℃~0.2℃时,鱼体就可能会冻伤乃至冻死,体质虚弱的鱼更不耐低温。

管理不善:管理不善而引起死鱼的主要原因是责任心不强和不懂技术。比如,越冬前停食过早,造成越冬后期的鱼体消瘦而死亡;越冬水体水质差,水位浅;拉网操作受伤、感染鱼病造成死亡等。

降低死亡率措施

苗种越冬池的选择,苗种越冬池最好选择背风向阳处、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作为越冬池。背北向南和不是风口的池塘更利于增强保温性能。池塘土质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粘性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要作为越冬池使用。

强化秋季培育,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健壮、肥满,耐寒耐低氧能力强,死亡率低一些。一般越冬苗种规格在10厘米(3寸)左右即可。在秋季时,鱼类摄食量大应加强饲料投喂,在越冬以前促进脂肪积累以应对越冬期消耗。故在越冬前要多投喂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精饲料,还可添加玉米粉等能量饲料,增强苗种体质,培育强健的鱼(苗)种越冬以减少损失。在现实中,恰恰有些养鱼户以为越冬前鱼儿不肯长了,喂料划不来,就提前断料,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停食过早,这样的鱼儿往往在开春后会出现“蛇头刷尾巴”的低质弱鱼,成活率很低,更不耐长途运输。

为保证鱼种安全越冬,必须在秋季强化培育,以鲢、鳙为主的池塘要看水施肥,还可适当投喂精料;以草鱼为主的池塘可先投喂浮萍、草料等青料,然后投喂精饲料,保证鱼种膘肥体壮,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同时注意肥水越冬。

入池消毒,鱼种入池时,用1%~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20分钟,或用1ppm漂白粉水洗浴10分钟~20分钟。在并塘前,最好对越冬池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发现有小三毛金藻的,应向池塘灌注新水后,用0.7ppm~1ppm硫酸铜全池泼洒。在入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细心操作,避免鱼体碰伤、擦伤或压伤。

适时适度投放苗种,越冬池的投放,应随面积、水深、溶氧量及品种、规格、池塘条件酌情考虑。投放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鱼体消耗大,过晚水温低,易冻伤而发生水霉病和赤皮病。一般应选择在水温8℃~10℃及以上时的晴天进行,6℃以下不宜放鱼,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必须因时因地制宜,鱼种规格要求尽量大小一致,每亩水面可投放4万~5万尾苗种。

培肥水质越冬,在越冬前将越冬池内注入呈绿色(有较多的浮游植物)的肥水,或在越冬池塘里施入化肥培育浮游植物,尽量肥水过冬。

鱼种保膘,鱼种越冬时期,在暖和天气时鱼类仍要(需)摄食,故越冬池塘应适量投喂些含蛋白质更高的(还要喂更好的)适口饵料,以满足越冬鱼种少量摄食的(营养)需要。如果鱼体积存的营养物质少,不够越冬期的消耗,会因衰弱死亡,放养密度过大或者水质变坏也会引起死鱼。

越冬期间,适时适量投喂适口饵料,可使越冬鱼种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不投饵的成活率一般只有50%左右甚至更低或者为0。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越冬期间,鱼种易患打印病、水霉病、三毛金藻、口丝虫病和科管虫病等,所以鱼种下塘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剂浸洗鱼体。在有可能发生病情的情况下应投入生石灰或其他药物以防鱼病发生,冬天的鱼病只要一经暴发,大多数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在遇有严寒时,可以在池角堆放一定的干草或草料沤水,鱼儿可以在此抵御寒冷并有一定的水生饵料供鱼摄食。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