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开春把“四关”调水控温补营养

浏览次数:0

开春期间,抓好甲鱼养殖的“水质关、温差关、营养关、防病关”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水质关“养鱼先养水”,“宽水养大鱼”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甲鱼养殖,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

1、换水排污露天越

冬池和温棚越冬池在开春后气候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适当换除部分底水并加注一些新水,对减少养殖池中的废物和有害菌总量有一定的作用。

2、水体消毒开春期间,甲鱼体质较弱,应使用性质较为温和的药物为宜,如碘制剂,溴制剂等。

3、水质调节引起甲鱼发病的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一般在偏碱环境条件下不易生存,因此应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开春期间,生石灰的使用量不宜过大。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方面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衍,另一方面可以分解水体中的废气、废物等,能有效地净化水体;另外,在准备放养的新池中泼洒微生物制剂,能很好地锁定,稳定水色。

适量放养一些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同样能有效净化水体。

4、控制水色甲鱼池的水色应保持在绿色状态,藻相平衡,水体才会稳定。

在准备放养的新池中,应大力肥水培藻,为甲鱼下塘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使甲鱼能很快适应环境。“肥水下塘”即为此理。

温差关“春无三日晴”,开春期间是一个天气多变的季节,不论是露天池的降水位提水温还是温棚池的升水位防高温和通风换气以及这些越冬池的换水排污,都应该了解天气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切忌大排大灌。

开春期间的分级过塘,也应该掌握气温和水温的变化,尤其是水温变化以不超过3℃为宜。

温差过大,不论是原养池的甲鱼,还是分级过塘后的甲鱼,都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

营养关气温回升,甲鱼的活力增强,应视情况及时投饵并适当增加投饵量,在饵料中多添加一些供能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一些微生物制剂。

露天池的甲鱼应及时投喂一些鱼、螺、动物肝等以诱食,当食欲旺盛时,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并添加复合维生素、微生物制剂或抗菌素等。

温棚池的甲鱼除适当增加投饵外,也应添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免疫剂、保肝利胆健胃的中草药等。

防病关开春期间,是甲鱼疾病多发的一个时期,主要有感冒、腐皮穿孔综合征、真菌病、出血病等,应采取预防与治疗并举、生态预防与药物防治同行的原则。

1、环境消毒养殖池内外、水体、池底要定期消毒和改底,消毒药物如漂白粉,生石灰,碘制剂、溴制剂;改底药物如底净、福地安等。

2、鱼体消毒分级过塘的鱼体应充分消毒,防止病菌带入新养池,使用药物如高锰酸钾、碘制剂、食盐等。

3、合理放养甲鱼分塘,放养密度合理,不要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只有合理密度才有效益。

放养密度过大,甲鱼相互厮咬、打斗的现象就会增加,疾病的易感机率就会加大,一旦发病,将会得不偿失。

4、“五定”投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人对甲鱼行投料,投喂量以八成饱,一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5、调控水质水体消毒与水质调节相结合,使水色适宜,藻相平衡,水体稳定。

6、药物防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轻病重治、重病轻治”、“外消内服相结合”的原则,避免“无病不管,有病乱治”的现象。

7、生态预防大力提倡在水体和饲料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力求在水体中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并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类等以净化水体,同时投喂有效的中草药。不但经济,而且有效,同时也符合无公害养殖的趋势和要求。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