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糊肛咋办

浏览次数:94

雏鹅出壳后,由于初饮、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雏舍温度过低或某些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容易造成雏鹅糊肛。病鹅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雏鹅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如能做好雏鹅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则能有效的预防雏鹅糊肛。一般在雏鹅出壳后,12-24小时内初饮(开水),饮水要饮清洁的温水,在饮水中加入0.02%恩诺沙星,最好再加入5-8%的糖水。尽量在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一般用清水淘洗并泡透的小米或碎米开食,第二天将洗净切细的菜叶、嫩草掺在小米中一起喂给,第三天喂给配合饲料并加青菜等。

雏鹅发生糊肛后,可用温淡盐水清洗肛门周围,剪去粘在肛门外的羽毛,防止肛门被糊住,有利于排便。可在日粮中添加0.1%的土霉素或0.03%的强力霉素进行治疗,还可在饲料中添加0.2-0.3%的复合酶或酵母片,提高雏鹅的消化吸收能力。

育雏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8-30℃,一天内温度变化不要超过1.5℃,同时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杨晓红)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