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病诊治水平有待提高

浏览次数:15

我国养鹅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随着规模化饲养的发展,种鹅、种蛋、苗鹅频繁调动,有些地方屠宰加工不规范,死鹅未作无害化处理,场地、水源未进行消毒处理等,给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给防疫工作增加了难度。

目前,许多兽医人员对新的鹅病缺乏了解,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方法,缺乏有效的防治制剂和防治方法,导致低水平防治和乱投药。而许多养鹅户仅靠原有的一点经验,缺乏养鹅和鹅病防治科学知识,一旦出现病害就束手无策,甚至为了眼前利益将病鹅和死鹅出售,从而引起较大范围的流行病发生。

引起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有三个条件,即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和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鹅每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也同样需要这3个条件,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如能有效地控制其中1~2个条件,即能控制疫病发生。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接种,使易感鹅获得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从而避免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但目前国内生产的疫苗仅有小鹅瘟活疫苗等少数品种,也增加了其他传染病防治的难度。因此控制和扑灭、消灭病原微生物将成为防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因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必须提高诊断和防治水平,严格把好防治制剂及药品质量关,提高防治效果。而对养鹅户来说,则要提高饲养技术水平,无论饲养规模大小,都要把握住种(优良品种)、料(科学饲料配方)、管(科学管理)、防(疫病的预防)、销(销售)5个方面,以保证养鹅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辛丰)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