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后备母鹅的限制喂养

浏览次数:21

目前采用的限制喂养方法主要有:一是减少喂料数量;二是控制饲料营养水平,降低日粮的营养浓度。

限饲期从100-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限饲阶段分前后两期。

前期约30天,在此期内应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每天由给食3次改为2次;尽量增加放牧时间,逐步减少每次喂给的饲料量。限饲阶段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加入了较多的填充粗料,目的是锻炼消化能力,扩大食道容量。粗蛋白质水平可下降至原有水平的80%左右,饲料配合可用谷物类饲料50%-60%,糠麸类饲料20%-30%,填充料10%-20%。经前期30天的限饲,后备鹅的体重比限饲前下降约15%,羽毛光泽逐渐减退,但外表体态应无明显变化,放牧时的采食量明显增加。此时,如后备母鹅健康状况正常,可转入后期限饲阶段。

后备母鹅经限饲阶段前期喂养的锻炼,采食青草的能力增强,在草质良好的牧地,可不喂或少喂精料。在控制喂养阶段如遇盛夏,为使鹅在中午能安静休息避暑,可在中午喂1次精实饲料。在放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应喂2次,喂食时间在中午及晚上21∶00左右。鹅喜采食带露水的青草,应利用早晨及傍晚前气温较低的时间尽量多放牧。限饲阶段后期为30-40天,此期的饲料配方为谷物类40%-50%,糠麸类20%-30%,填充料20%-30%。经控制喂养的后备母鹅体重允许下降20%-25%,羽毛失去光泽,体质略为虚弱,但无病态,食欲与消化能力正常。

限饲阶段无论给食次数多少,给食时间都应在放牧前2小时,以防止鹅因放牧前饱食而不采食青草;或在收牧2小时后给食,以免养成收牧后即有精料采食,急于回巢而不适量采食青草的不良习惯。

控制喂养阶段的管理要点:注意观察鹅群动态。对耐受不了限制喂养的弱鹅,要及时发现,并加强喂养与护理。放牧应早出晚归,避开中午酷暑。休息的场地应有水源,便于鹅饮水、游戏。预防意外事故。气温高的夏季,放牧时应防止雷阵雨的袭击,如走避不及时可将鹅赶入水中,减少暑气威胁。晚上可让鹅在运动场过夜,将鹅舍与运动场的门敞开,既有利通风降温,又便于鹅自由进出。运动场上应点灯防止兽害。

总之,采用科学的手段,对后备母鹅的限制喂养,对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益的。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