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鸭瘟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0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还可经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感染。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43℃以上,口渴,沉郁,腿麻痹无力,两翅下垂,强行驱赶时以翅扑地前行。流泪,眼睑水肿甚至粘连,部分病鸭头颈部水肿,故有“肿头瘟”或“大头瘟”之称。下痢,粪便腥臭,呈草绿色。

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泄殖腔黏膜病变与食道病变相似,表现为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坏死,坏死都呈灰绿色或绿色,并有类似角质层的较硬的痂状物质。法氏囊粘膜充血,有针尖大黄色坏死点,囊壁变薄,内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腺胃与食道交界处。

防治措施。在引种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鸭。要禁止到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的水域放鸭。鸭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搞好清洁卫生。

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最有效的措施。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一年。

(来源:农业科技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