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些科学家及合作研究人员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泰国和越南禽流感的传播与当地养鸭的数量和方式、人口数量以及水稻种植密度等因素有很大关联。
联合国网站26日报道称,这些科学家对2004年初到2005年末泰国和越南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鸭、鹅和鸡群数量、人口数量等可能与病毒传播有关联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最后得出了以上结论。
研究报告指出,在泰国和越南,鸭群主要以稻田收割后残余的稻粒为食,因此人们随着水稻收割季节和地点的变换而移动和放养鸭群。以泰国为例,养殖雏鸭的数量一般在9月到10月间达到高峰,以便这些生长迅速的雏鸭能够从11月至12月的收获季节获益。此后,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肉鸭交易量提高,大量的鸭子将在不同地区间流通。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大量鸭群集中的高峰期增加了禽流感病毒传播和感染的机会,同时,稻田经常是野生鸟类暂时栖息的地方,进一步提高了病毒扩散的风险。
2005年,由于泰国政府要求农户和商家提供动物健康证明,长途运输鸭群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室内养鸭的支持,向养鸭户提供饲料补贴并帮助他们修建鸭舍,因此本地鸭群的移动也减少了。这些综合措施终止了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循环,自2005年末以来,禽流感疫情只在泰国零星地出现过。
越南2005年底启动了对国内所有家禽进行免疫的活动,包括家鸭数量达5000万只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2006年和2007年间,越南再次进行了这样的大规模免疫活动。在最初的阶段,患病家禽的数量显著减少,人类感染病例不再出现。但此后,病毒渐渐再次开始传播,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未经免疫的鸭群中,特别是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科学家建议,在一些热点地区,根据当地水稻种植和鸭群养殖的周期,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替代无区别的大规模免疫。
粮农组织估计,世界10亿4400万只家鸭有90%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