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牡丹春季养护误区

浏览次数:14

误区一:浇水过晚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植株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但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因此浇水宜早不宜迟,应浇足浇透,以土表不积水为度。另外,在牡丹的盛花期应控制浇水,否则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误区二:修剪不当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当则花小色淡,影响长势。对牡丹进行修剪方法,一种是将从土中新生的萌芽全部剪除,若打算更新枝条或矫正冠形的枝条则可以保留,这就是俗称的“牡丹修脚”,这些脚芽若保留下来,在其木质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的质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另一种是将过多花蕾疏除,每个枝条只保留1个花蕾,如果顶芽花蕾不如侧芽花蕾健壮,则应将顶芽花蕾疏除,保留侧蕾。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则每个花蕾所能够分到的营养就少,花朵就小,单花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极容易出现畸形花。

误区三:花后缺肥牡丹通常1年施3次肥,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花农往往容易忽视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牡丹的生长和花芽分化。虽然开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经过开花养分已被消耗,此时不追肥会影响植株以后生长,造成长势衰退,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谢后15天内要追施1次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入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吴泽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